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人们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其生活水准与发达国家差不多同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比,究竟是高还是低?用什么标准衡量日本的经济、民生水平?作者如何通过房屋建筑、室内装修、餐饮、服饰乃至洗澡,即当时日本人的健康状况和物质文化的考察,来评价他们的生活水平的?最重要的是,日本为什么能在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开展工业化?作者通过自己特殊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而以人均收入、储蓄、消费、GDP……这些数据来评价那个时代,很难让人发现其中的奥秘。本书对于研究日本经济、历史的人固然有意义,对于那些迷恋于如何建造住宅、如何浆洗和缝补衣服、如何准备膳食的人来说,也可以读得饶有兴味。
......(更多)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德川时代日本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第二章 住房和家装
第三章 资源有效型文化
第四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 城市卫生与身体健康
第六章 人口模式与幸福生活
第七章 平稳过渡--从德川时代到明治时代
第八章 从比较的视角看身体健康
......(更多)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的稳定性,帮助他们安然渡过了动荡的明治时代的新旧交替期。 对旧有生活方式的偏爱则意味着,这个国家可以利用本身那一点点资源和外汇来建设现代经济。同时,守旧又搞活了本国的工业⋯⋯至少在阶级与阶级之间,物质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加趋同。对理论上等级森严的国家,如此程度的趋同超过了人们通常的设想⋯⋯
实际上,“秘诀”恐怕主要就来自日本的人力资本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而不是经济史学家死盯着的技术之类因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