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痛苦来自工具性的“教”——将学习者视为被动的、空洞的铁皮罐头,花钱请人搬运“知识”,高效填塞。这种做法违背了大脑天然的学习机制,因而每一步都充满着痛苦和消极怠惰。理想中的学习应该是怎样的?它应该是快乐的、主动探究的、自律的、专注的、不必依靠辅导班和父母督促的。现实却是机械的题海训练、孤立无意义的背诵结论以及应试的枯燥和压力遮蔽了学习的内在快乐,不少孩子眼中的光逐渐黯淡了。如何实现内驱式学习?我们首先需要打开学习的黑箱,才能真正做出改进,从“靠天吃饭”“贫乏模式”的学习转向“丰富模式”的学习。本书结合脑科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探讨了大脑学习的本质和学习的内驱力来源;提出了“学习五元素”等一套科学学习理念,将原理落地于实践,提供了听说读写、明辨式思维等具体能力提升的操作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学习、掌握方法,找到内驱力和学习的幸福感,实现“学习自由”。
如果你是为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的父母,本书让你帮助孩子重新认识学习,开启内驱式学习;如果你是青年学生,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工具箱可供自查自用,助你全方位提升竞争力。
......(更多)
张文渊(网络id:mzsavage)
北外高翻毕业,同声传译专家:
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国家多部委同传;
北二外原硕导,大学教材主编:
10年大学教学经验,
10年高考阅卷经验,
10年科学学习指导经验;
家庭教育实战派:
孩子8岁0教培通过FCE,
带领数万名学员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更多)
目 录
编 者 按
前 言
使用指南
上 篇
心智原理
第1 章 孩子天生爱学习 002
1.1 学习的本质 003
什么是学习 003
学习的核心过程 005
学习的“代价” 009
怎么学才好 011
1.2 学习的大脑基础 014
微观层面:神经元与突触 014
宏观层面:大脑与环境 020
1.3 科学学习,必须丰富模式 033
丰富的社会互动 033
丰富的自主探索 037
丰富的信息渠道 039
1.4 科学学习,无法“大跃进” 041
大脑的发育阶段 041
情感的发育阶段 044
1.5 大脑终身可塑,人类终身学习 048
第2 章 内驱的学习者 056
2.1 是什么力量驱动我们学习的 057
贪玩和学习的背后,竟是同一种推动力 057
探索欲 058
探索欲的燃料 059
2.2 自我掌控和自我效能 062
内控 vs. 外控 062
自我效能 067
人如何改变自己 072
玩耍是件正经事 080
2.3 理性大脑的情感燃料 086
大脑不是计算机 086
如何改变 092
2.4 多元智能:打破唯分数论迷思 097
人类智能的框架 098
多元智能带给我们的思考 108
2.5 内驱力的终身发展历程 113
对抗工具命运 113
婴幼期(0~4 岁):希望 117
学龄期(5~12 岁):能力 118
青春期(13~20 岁):目标与意义 122
成年早期(21~45 岁):广义的爱 126
成熟期(46~65 岁):关切 129
老年期(65 岁以上):智慧 130
第3 章 学习五元素 136
引言 学习三阶段模型 137
3.1 元素一:最近学习区 141
3.2 元素二:引导注意力 144
警觉性注意力 146
方向性注意力 147
执行注意力 151
注意力的关键,在于日常 152
3.3 元素三:主动参与 157
主动,是学习的本质特征 157
学成再做 vs. 在做中学 163
被动的记忆 vs. 主动的记忆 175
3.4 元素四:有效练习 193
丰富练习 194
穿插练习 196
分散练习 198
提取练习 203
练习的卖油翁原理 207
3.5 元素五:有效反馈 209
下 篇
落地实践
第4 章 英语学习路线图 218
4.1 把握语言敏感期 219
语言敏感期 219
为什么选英语 224
4.2 语言环境 229
什么是好的语言环境 229
丰富对话模式——交互是核心 232
学外语——人造语言环境更好 237
测评与摸底 239
4.3 英语学习路线图 244
第一阶段 原始积累 245
第二阶段 独立阅读 251
第三阶段 自如应用 259
各关键节点时间分配 262
第5 章 听说篇 266
5.1 听——听力的本质与能力建设 267
听力的本质 267
听的能力建设 271
初级阶段听什么 274
中级阶段听什么 291
高级阶段听什么 297
听力训练三要诀 299
5.2 说——听读足够多,才能说得出 303
认知图谱 303
句式裂变 305
反馈修剪 309
5.3 听说交互——如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314
朗读:关键习惯,打通听说读三通路 314
提问:三级提问,开启有效互动 317
对话:五大句型,驱动思考与对话 323
第6 章 词汇篇 338
6.1 阅读的本质与基础 339
听书能取代读书吗 339
阅读的本质是信息处理 342
阅读能力的大脑基础 347
6.2 中文识字路线图 351
识字阶梯 352
字形意识 354
识字路线图:认识第一,阅读先行,
写字缓缓图之 356
6.3 英文词汇量路线图:从 26 个字母到
数万词汇量 361
第一层级:从字母开始 361
第二层级:字母组成音素——音素意识 364
音形义语言三角:自然拼读的真相 365
词汇量的真相:以“句素”为有效单位 368
6.4 积累的魔法:卡片大法 370
为什么要刷卡 370
刷卡要领 372
第7 章 阅读篇 382
7.1 阅读理解的本质是思维训练 383
任何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权力 384
7.2 阅读理解五步法 386
阅读理解五步法具体说明 386
一幅画:如何观察和提取关键特征 388
一首诗:《锦瑟》 395
阅读中的“宝藏”——思想 399
7.3 阅读理解五步法落地实例 405
虚构阅读 405
非虚构阅读 408
阅读的“皇冠珠宝”:论说文 413
7.4 三级笔记法:阅读理解五步法的
笔记呈现 425
第8 章 写作篇 432
8.1 认知型写作 433
写作之痛,来自应试型写作 434
认知型写作 435
8.2 写作能力 1:说明 439
空洞的词的概念界定 439
亚里士多德的概念界定框架 441
8.3 写作能力 2:记叙 448
状物 448
写人 453
叙事 456
写作的核心技能:构建认知框架 463
8.4 写作能力 3:论证 465
论证要素1:逻辑 467
论证要素 2:情感 482
论证要素 3:信任 486
论证要素 4:时机 501
第9 章 明辨式思维 513
9.1 你真的需要明辨式思维吗 514
高学历不等于会思考 514
孔子四象限难题 518
明辨式思维的真相 521
9.2 明辨式思维工作流 525
第一步 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525
第二步 主题研究 ,搜集信息 531
第三步 构建解释模型 537
第四步 用模型解释现象,辨析观点 543
第五步 更新与迭代模型 552
9.3 落地实例:我们时代的成瘾病 554
第一步 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554
第二步 主题研究 ,搜集信息 555
第三步 构建解释模型 558
第四步 用模型解释现象,辨析观点 561
第五步 更新与迭代模型 566
后记 科学学习,房间里的大象 573
问题索引 579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