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洪涛1997-2007年间的研究成果。作者多年来从事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西方经典导读的教学与研究。本书核心主题为彰显政治哲学发展的“古今”与“中西”的纵横两个维度,以便对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各种政治哲学的理论研究作清理工作,为政治哲学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思想支持和学术储备。内容涉及以下几方面 1)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精神:《〈论语〉之政治学》;(2)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起源及其精神:《政治哲学与城邦》;(3)中西古典政治哲学之比较:《语言与权力》;(4)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中的儒家经典教育》;(5)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及政治思潮研究:《什么是实证主义》、《韦伯与马克思》、《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问题语境》;(6)中国现代政治哲学研究:《浪漫主义、政治及其他》;(7)世界政治之政治哲学研究:《帝国时代的政治》、《“历史终结论”与新保守主义的“激情”》。作者思想深刻、富有睿智,其学识渊博、理论扎实、治学严谨、思路开阔、文风朴素而生动,行文间洋溢激情,视角新颖、独特而具有前瞻性,其著述对一般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对热爱哲学、思想史、中西文明的读者,也大有裨益。
......(更多)
洪涛,1968年生,法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从事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研究。著有《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编有《历史与理论》、《经学、政治与现代中国》(合)、《西方政治学说史》(合)等,译有柏拉图《政治家》、卢梭《论语言的起源》、鲍曼《寻找政治》等。
......(更多)
自序
语言与权力——探索早期政治权力的发生及其特点的一个视角
政治哲学与城邦
《论语》之政治学——“为政以德”章释义
现代大学中的儒家经典教育——《论语》课的理论与实践
什么是实证主义
浪漫主义、政治及其他——兼论郁达夫
韦伯与马克思——论“文化—政治”与“经济—社会”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问题语境
“历史终结论”与新保守主义的“激情”
帝国时代的政治——《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重述
......(更多)
将黑格尔传统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调和的另一意图在于将自由民主与历史哲学结合起来。在冷战期间,历史哲学似乎是东方阵营的特有物,而都能够西方阵营赢得全面的胜利时,一种“一世、二世乃至传诸万世”的心理在极度膨胀中,福山看到,这种心理只能借助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来获得满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