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城市的晃游者”;他,是众人口中的“台北城里的奇人”;他,亦是梁文道眼中“最会玩又最会讲故事的人”。一个一辈子几乎没上过班的人,一个终日在走路、流浪、晃荡的人,却用他的文字,影响了一代文艺青年。
不论生活哲学或写作文体,舒国治皆极具标识性,自成一格。本书为作者自行编选的作品集,将不同时期的散文分为十个题类涵括,既包括了已出版的《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记》等著作中的多篇名作,亦编入了若干从未结集出版的文章《Bob Dylan获诺贝尔文学奖有感》《也谈小津》《眯眼遥看库布里克》《香港有个梁文道》等,更额外收录早年嗜读金庸小说的精选评论集《读金庸偶得》,“舒氏风格”一览无余。
......(更多)
舒国治
1952年生于台北。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先习电影,后注心思于文学。1980年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获台湾第二届时报文学奖,深受文坛瞩目。1983年至1990年浪迹美国。文体自成一格,文白相间,人称“舒式风格”。作品以散文为主,擅写庶民风土、读书游艺、吃饭睡觉、道途揽胜,更及电影与武侠。
出版著作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穷中谈吃》《台北小吃札记》等。
......(更多)
"【目录】:
耽溺与逃避
赖床
淋雨
早上五点
又说睡觉
闲情与漂泊
走路
流浪的艺术
京都的旅馆
散漫的旅行
吃饭更吃面
咏米饭
赞炒饭
烧饼
台湾的牛肉面之时代与来历
穷家之菜,实最风雅——说白菜,也及煨面与春卷
零碎
四家歇业小吃店
养生与打拳
谈站桩
太极拳咏怀
浅谈养生
远方与近地
在台北应住哪里
永和——无中生有之镇
最美的家园——美浓
东部
冷冷幽景,寂寂魂灵——瑞典闻见记
推理读者的牛津一瞥
花莲一瞥
京都的水
一条观看台北的最佳公车路线——235路
讲武又讲侠
小论金庸之文学
武侠小说的写法
金庸的武艺社会的规矩与习例
二三女子情形
武侠小说及其世代
武艺小说这种类型的文学观
玩物与品美
玩古最痴,玩古何幸
奇境只在咫尺,惟赏玩可得之
京都的长墙
下雨天的京都
美国与公路
美国旅行与旧车天堂
路漫漫兮心不归——在美国公路上的荒游浪途
电影与人物
高阳——奇人奇书
香港有个梁文道
也谈小津
眯眼遥看库布里克
Bob Dylan获诺贝尔文学奖有感
书评与画评
月下独酌——郑在东的画题及其来历
桌布与盘子
文明人的心灵后院——《白色南国》书评
苟活于拘谨社会,优游于恩爱山林——侧谈《浮生六记》
漫说式的行文小趣
(附录)
舒国治解年轻人的疑惑"
......(更多)
p35,有了流浪心念,那么对于这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清风明月,时在襟怀,常得遭逢,不必一次全收也。自己睡的空间,只像自己身体一般大,因此睡觉时的翻身,也渐练成幅度有限,最后根本没有所谓的翻身了。
p44,流浪,本是坚壁清野,是以变动的空间换取眼界的开阔震荡,以长久的时间换取终至平静空澹的心境。故流浪久了、远了,高山大河过了仍是平略的小镇或山村,眼睛渐如垂帘,看壮丽与看浅平,皆是一样。这时的旅行,只是移动而已。至此境地,哪里皆是好的,哪里都能待得,也哪里都可随时离开,无所谓必须留恋之乡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