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法》主要記載了從殷商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壹些作戰原則和方法,是現代人研究古代軍事思想的可靠文獻,《史記》對此書即有記錄,稱之為《司馬穰且兵法》。可惜,在流傳過程中,此書多有亡佚,及至宋代元豐年間編纂《武經七書》,將《司馬法》收入其中時,已經僅存五篇,曰《仁本第壹》、《天子之義第二》、《定爵第三》、《嚴位第四》、《用眾第五》。本書整理者綜合歷代研究成果,將諸家闡釋加以爬梳整理,並匯校各個版本,寫成《司馬法集釋》,且於書末附錄逸文及相關序跋,以饗讀者。
......(更多)
王震,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子部、经部文献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对兵部文献用力最深。
......(更多)
前言
凡例
司马法集释卷上
仁本第一
天子之义第二
司马法集释卷中
定爵第三
司马法集释卷下
严位第四
用众第五
附录一 司马法逸文
附录二 重要序论汇录
(一)施氏七书讲义序
(二)武经直解序
(三)司马法集解引
(四)司马法集解之集说
(五)武经汇解序
(六)武经开宗序
(七)武经总论
(八)二酉堂刊司马法序
(九)笺经室刊司马法古注附音义序
(十)笺经室刊司马法古注附音义叙
......(更多)
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踰。 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故在国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修己以待人,不召不至,不问不言,难进易退,在军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车不式,城不上趋,危事不齿。故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
据荀悦《申鉴·时事》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就曾“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