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隐在亮光之中

隐在亮光之中
作者:[英]迪克·赫伯迪格
译者:席志武
副标题: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与物
出版社:拜德雅 |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11
ISBN:9787568923514
行业:教育
浏览数:65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深化之作——

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重要成员迪克•赫伯迪格,继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后又一力作,是作者学术思想转变并深化的忠实记录。

☆ 流行文化研究的杰出之作——

通过将青年亚文化同消费、时尚、设计、品味等问题相关联,作者带我们经历了一场从亚文化穿越后现代主义并走到它的“另一面”的旅行。

★ 丰富生动的个案剖析,为当下文化研究和批评实践提供鲜活范本——

朋克、摇滚、摩登少年、雪佛兰轿车、波普艺术、比夫漫画……各类物、形象和文化现象的生产和消费,尽收赫伯迪格笔下,他对其广泛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品味之影响的描绘,分析之精辟、文笔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有关形象与物的旅行,始于19世纪早期亨利•梅休笔下的伦敦贫民窟的小贩文化,终于在美国中西部“正午时分”搭车前往“无地之路”。作者运用符号学、大众文化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透析了各式各样的流行事物和文化现象,呈现出一个充满细节的景观,作者认为,唯有将分析建立在这些具体对象之上,我们才能抵消相关理论学说的局限性。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1)“年轻的生活”关注的是作为“亚文化”存在的青春形象;(2)“品味、国家和流行文化”关注的是作为消费与时尚的物;(3)“命悬一线”关注的是英国波普传统在当代的艺术形象;(4)“后现代主义和‘另一面’”则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时尚做了系统检视。

这份“旅行”记录的路线看似随意,却暗含了作者在这个世界中对价值、意义和方向的追求。在这里,市场和符号的“逻辑”合谋表明,如今“没有地方可以去,除非去商店”。

-媒体评论-

总算有一本能清楚解释后现代主义的著作了……本书对流行文化的后现代分析,详尽、机智、诙谐,出自一位同样对大卫•拜恩、比夫漫画、《面孔》杂志、约翰•伯格、罗兰•巴特、让•鲍德里亚和詹姆斯•布朗着迷的作者之手。

——《方钉子》

……对于我们之中那些既希望缅怀雷蒙•威廉斯又情不自禁地喜爱凯莉•米洛的人来说,这是一部令人振奋与欣慰的作品。

——西蒙•弗里思,《媒介教育杂志》

......(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1951年生于英国,当代著名文化批评家和理论家,早年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斯图亚特•霍尔。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艺术与电影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跨学科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著述大多围绕青年亚文化与音乐、当代艺术与设计、消费与媒介文化等问题展开,代表作有:《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1979)、《灌制与混录:文化、身份与加勒比音乐》(Cut ‘n’ Mix: Culture, Identity and Caribbean Music,1987)、《隐在亮光之中: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与物》(1988)等。

-译者简介-

席志武,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现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更多)

目录

目录

总序

致谢

引言

第1部分 年轻的生活

1 隐在亮光之中:青年监控及其形象呈现

2 错误的身份:为什么约翰•保罗•里奇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第2部分 品味、国家和流行文化

3 走向一种品味的地图学:1935—1962

4 作为形象的物:意大利的踏板摩托车

5 低级趣味:关于波普艺术的笔记

第3部分 命悬一线

6 设法应付“然而”:在比夫漫画的怪诞世界里

7 “星球一号”的底线:应对《面孔》

第4部分 后现代主义和“另一面”

8 对“后”学的审视

9 附言1:致命的策略

10 附言2:言语之后

11 附言3:空间与边界

12 附言4:学会在通往无地之路上生活

索引

译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青年文化的政治是一种隐喻的政治学。它涉及符号的流通传播,由此也总是模棱两可的。亚文化的环境在官方话语下已经形成,它面对的是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的多重规训。亚文化形成于监视与逃避监视的空间之中,它将被审查的事实转化为被注视的快乐。它就是隐在亮光之中的。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