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享乐与虚无

享乐与虚无
作者:[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季广茂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2025-04
ISBN:9787549644834
行业:其它
浏览数:3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享乐至上的时代,它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从未能够如此轻松地享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感、可以毫无负担地拥有一场浪漫的约会、可以没有任何阻碍地获得性体验,等等。可事实上,但我们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沮丧、更加难以获得满足,更加想要逃避,更加虚无。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越享乐越虚无的怪圈?

从精神分析来看,欲望的本质是缺失。无论获得多少,我们总想得到更多,但是能完全符合我们渴望的外在对象根本不存在。

从社会机制来看,人的大部分欲望都是被商业社会制造出来的虚假渴望。人类已经丧失满足自己真实欲望的可能性。数不胜数的“自由选择”只是资本操控人类的欲望,进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工具。

我们该如何走出这种怪圈?

1.停止对欲望无休止的满足,保持匮乏感,进而刺激我们找到内心真实的渴望。

2.把自己沉浸在那个让你甘愿被奴役的事物中,在那里,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与自由。

在本书中,齐泽克详细考察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如何从灾难、对抗、混乱中获得享乐而丧失革命性的欲望。他从互联网公地的私有化,写到特朗普的虚伪与淫荡,从《索拉里斯星》的本我机器写到《小丑》的积极虚无主义;他通过现象级爆剧《使女的故事》和《鱿鱼游戏》,深刻洞悉对厌女和资本主义的批判的背后,其实是更隐晦的对虐女和资本获利的享乐。当权威陷入自我解构的泥潭,政治运动彻底沦为一种狂欢,人们通过将自己变为大他者的享乐工具而持续自我异化,为了彻底的性自由而将“永久的伴侣关系”诋毁为暴政,似乎一切都在走向末日与毁灭时,齐泽克认为“我们必须苟活下去,直至一命归西”,而存活的姿态则是:抱着一种激烈而冷漠的求生精神,这就是无数普通人所采取的立场。

......(更多)

作者简介

斯拉沃热·齐泽克,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讲座和电影全网播放量过亿,76岁依旧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标杆,独创“拉康x马克思x黑格尔理论分析架构,反直觉的文化观察大师。

他曾先后担任伦敦大学伯克贝克人文学院的国际主任,纽约大学全球杰出德语教授,欧洲研究生院哲学和精神分析学教授,以及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和哲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不同于闭门造车式的学术写作,让理论走进大众生活才是齐泽克日复一日写作的核心动力。他拒绝生产无用的学术“黑话”而故步自封,反而积极直面高度不确定的社会变化,反复检验自己的哲学,致力于在混乱中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

美国文化批评家詹姆逊称:“他发出了一种不平常的声音,我们将在今后数年内反复聆听”。特里·伊格尔顿认为他是“欧洲近十年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更多)

目录

序曲:生活在一个颠倒的世界

从灾难到天启……又从天启回到灾难——出人意料的快感——2+a——“祝你好运,黑格尔先生!”

1、裂缝在那里?马克思、资本主义和生态学

新保守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黑格尔——现实生活与无实体的主体性——生态无产者与赋值的极限——没有科学,就没有资本主义,也就没有出路——抽象劳动是普遍的吗?——是工人们还是工人?——虚构与现实/虚构中的现实——资本主义疯癫蕴含的解放潜力——具有异化特征的生态学——共产主义的最后出口

2、非两极性差异?精神分析、政治和哲学

对批判的批判——“它们全都更加糟糕!”——对拉康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分析师(恶毒)的政治中立——历史化之局限性——性化表达式——真理的变幻莫测——跨性别者与顺性别者——两性差异并非二元性的——从狭义酷儿论到广义酷儿论——为什么说没有背叛就没有真爱——透过刘别谦的镜子……

3、剩余享受,或,为什么我们享受压迫

维京人、索拉里斯、卡特拉:大他者及其盛衰——超我诞生于律令的破损——从权威到放纵……再从放纵回到权威——没有不可能性就没有自由——压抑、压迫和抑郁——所以剩余享受是什么?——享受异化——作为黑色电影人物的马丁·路德——渴望没有母亲

终曲:作为一个政治范畴的主体性匮乏

哲学的两次终结——人类是一场灾难——“我们必须苟活下去,直至一命归西”——从向死而生到长生不死——革命性的自我匮乏——……与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对抗——“不被迷惑则必犯大错”——待宰的羔羊——时代错乱的两副面孔——破坏性的虚无主义——消隐中介物的回归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