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文艺批评以及美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然而同时期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以及伦理学等哲学问题却常遭忽视。然而,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
因此,针对主流学界将浪漫主义运动看作一场文艺学意义上的美学运动,拜泽尔强调浪漫主义运动中伦理学和政治学的优先性和主导性地位。另一方面,针对流行的后现代解释方法,拜泽尔采用的是传统的解释学和历史学的方法——这是浪漫派本身所实践和捍卫的方法。借此,拜泽尔将试图从浪漫派内部,依据其自身的理念、目的及其历史文本来对之做出解释。
本书是在2019年《浪漫的律令》基础上的增订版,新增拜泽尔近年一篇论文,是拜泽尔对围绕德意志浪漫主义的争论的回应,也概括性地总结了拜泽尔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此外,译者对全书进行了通篇校订。
......(更多)
拜泽尔(生于1949年11月27日)是当今英语世界研究18、19世纪初德意志唯心论和浪漫主义的权威学者,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荣休教授。他曾凭借《理性的命运:从康德至费希特的德意志哲学》(The Fate of Reason: German Philosophy from Kant to Fich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赢得了当年的Thomas J. Wilson最佳图书奖。在随后的十多年间,通过一系列著作全面梳理了德国理性主义传统(目前国内已译介《狄奥提玛的孩子们:从莱布尼茨到莱辛的德国审美理性主义》《黑格尔》,2019)。在此期间,他分别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编译的《剑桥黑格尔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ge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与《德意志浪漫派早期政治著作选》(The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这一系列的研究导向了他关于德意志早期浪漫派的系统性梳理著作《浪漫的律令:早期德意志浪漫主义观念》(The Romantic Imperative: The Concept of Early German Romanticism),最终让他在2015年获得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十字勋章(Order of Merit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更多)
译序
前言
导论 浪漫主义今昔
第一章 “浪漫诗”的涵义
第二章 早期德意志浪漫主义:特性描述
第三章 早期浪漫主义与启蒙运动
第四章 早期浪漫派与柏拉图主义传统
第五章 艺术的主权
第六章 早期德意志浪漫主义中的教化概念
第七章 小施勒格尔:神秘的浪漫派
第八章 浪漫派形而上学的悖论
第九章 康德与自然哲学家
第十章 早期浪漫派的宗教与政治
附录 浪漫主义与唯心主义
文献缩写
参考文献
索引
......(更多)
以启蒙精神自居的柏林同样犯下了启蒙(Enlighten)的辞源悖谬(lucus a non lucendo)(语出公元4世纪后期法学家Honoratus Maurus,意指lucus[照亮]和lucendo[黑暗的丛林]同源,前者出于后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