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作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彷徨》写作的时期,正值新文化运动落潮,彼时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 “彷徨”。较之“听将命”的《呐喊》,《彷徨》中的诸篇写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力愈加娴熟与高超,刻画的祥林嫂、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人物形象更加圆润饱满。 本次特别收录著名画家丰子恺为《祝福》手绘插图25幅,图文并茂,更加直观具体地呈现旧中国儿女的大悲大苦,读来发人深省。
......(更多)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等。
......(更多)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他先前怕孩子們比孩子們見老子還怕,總是低聲下气的。近來可也兩樣了,能說能鬧,我們的大良們也很喜歡和他玩。… …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