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可以看作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社会小说,同时又充满了较强的浪漫色彩。整部小说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可谓一幅浪漫的历史和社会画卷。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南方佐治亚州为背景,以一个种植园主郝嘉乐的女儿郝思嘉为核心人物,通过几个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美国南方各州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阅读该书,仿佛手持一首恢宏的史诗,让我们陶醉其中,爱不释手,读后心情也久久无法平静。本书是全英文版,但尽量多做一些注释,以帮助读者掌握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并理解原文。
......(更多)
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1900-1949)美国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父亲是个律师,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协会主席。米切尔曾就读于华盛顿神学院、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其后,她曾担任地方报纸《亚特兰大报》的记者。1925年与约翰·马尔什结婚,婚后辞去报职,潜心写作。
米切尔一生中只发表了《飘》这部长篇巨著。她从1926年开始着力创作《飘》,10 年之后,作品问世,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由于家庭的熏陶,米切尔对美国历史,特别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在家乡听闻了大量有关内战和战后重建时期的种种轶事和传闻,接触并阅读了大量有关内战的书籍。她自幼在南部城市亚特兰大成长,耳濡目染了美国南方的风土人情,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米切尔文思纵横驰骋的背景和创作的源泉。
......(更多)
RART 1Chapter 1Chapter 2Chapter 3Chapter 4Chapter 5Chapter 6Chapter 7RART 2Chapter 8Chapter 9Chapter 10Chapter 11Chapter 12Chapter 13Chapter 14Chapter 15Chapter 16RART 3Chapter 17Chapter 18Chapter 19Chapter 20Chapter 21Chapter 22Chapter 23Chapter 24Chapter 25Chapter 26Chapter 27Chapter 28Chapter 29Chapter 30RART 4Chapter 31Chapter 32Chapter 33Chapter 34Chapter 35Chapter 36Chapter 37Chapter 38Chapter 39Chapter 40Chapter 41Chapter 42Chapter 43Chapter 44Chapter 45Chapter 46Chapter 47RART 5Chapter 48Chapter 49Chapter 50Chapter 51Chapter 52Chapter 53Chapter 54Chapter 55Chapter 56Chapter 57Chapter 58Chapter 59Chapter 60Chapter 61Chapter 62Chapter 63
......(更多)
我们俩真可说是天生的一对,因为你和我一样,为人冷酷、贪婪而又无所顾忌,在所有认识你的人中,只有我在看清了你的真实面目之后还会爱你。我爱上了你,因为我想碰碰运气。
我爱的是我自己虚构出来的一个人,一个就像枚荔一样没有生命的人。我做了身漂亮的衣服,然后就爱上了它。当阿西礼骑着马过来时,他是那么英俊,那么与众不同,我就给他硬套上了那身衣服,也不管是不是合身。于是我就看不见他真正的模样。其实我一直爱的是那身衣服,压根儿不是他这个人。
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地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Love to meet before separation.
所有随风而逝的都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