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各民族和宗教的交叉点,兴荣交替直至被人彻底遗忘了几百年。从1900年6月藏经洞被重新发现到现在的这120多年,敦煌学逐渐兴起,莫高窟从默默无名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遗珠,经历了一个世纪,其中既有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沙对莫高窟的侵蚀,也有国家的动荡、残酷的战争等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破坏。这一个多世纪,浓缩了莫高窟所经历的漫长岁月,也是莫高窟建成以来变化剧烈的一个世纪。通过120年时间跨度的影像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留下的、那些逝去的永远不可再见的,那些被破坏的;可以看到莫高窟生命脉搏的跳动;听到她的心跳和呼吸;看到一代代的敦煌守护者为什么而奉献,而着迷。我们看到的,并不是遗迹和死掉的壁画,而是活生生的历史和生命脉动。
......(更多)
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委员会理事。1984年至今在敦煌研究院从事石窟摄影和数字敦煌项目。
......(更多)
早期探险家、学者和摄影师镜头下的莫高窟(1907—1949)
120 年,从藏经洞现世到“数字敦煌”
莫高窟摄影师的“西游记”
彼时与此时:新旧影像“重摄”展现
早期石窟——十六国、北朝
盛期石窟——隋至盛唐
中期石窟——中唐至五代、宋
末期石窟——西夏至元
后记
......(更多)
正如先贤所言:“一幅照片暗含的那种真实性,也许为它赋予了作为证据或证物的特殊价值。”1因此,我尝试综合1949年以前有关莫高窟的历史研究资料、调查报告、公函、画册和回忆录等,以编年的方式梳理了1907一1949年早期探险家、学者和摄影师在莫高窟的拍摄活动。
1907年3月,英国探险家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一1943)率领他的第二次中亚探险队,经罗布泊前往敦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