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乡愁,也是一种目光。这本俄国导演塔可夫斯基(Andrey Tarkovsky)的拍立得摄影集,背后有段曲折複杂的故事。1981年,塔可夫斯基已名声远播,受邀和妻子至义大利工作,继而计画定居异国。此举触怒苏联当局,于是将其儿子扣押,一家分隔两地,塔氏不得返回俄国。这本摄影集的前半部,包括大量塔可夫斯基在俄国时期的家庭、妻儿、及生活快照,后半部,则是他至义大利后的影像素写。除了他一贯的诗意与神秘气质外,裡面诸多故土与爱子照片,之后变成流亡异国的导演魂牵梦繫的执念,这些影像后来变成了电影《乡愁》。直到塔氏病痛缠身,即将离世前夕,其子才获准前往义大利,一家团聚。
本书的图片都由老塔亲自标上注解,整部书弥漫着一如其电影镜头般的昏黄深邃感,是一本拍利得版的小电影,值得影迷们收藏。
......(更多)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6):
俄罗斯导演,20世纪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身兼作家及演员。他一生只拍了七部电影,但每一部都让他名留影史。
短片《今天不离去》《压路机和小提琴》
长片《伊万的童年》《安德烈·卢布廖夫》《索拉里斯》《镜子》《潜行者》《乡愁》《牺牲》
......(更多)
......(更多)
电影《镜子》的场景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自己演出其中一幕,他躺在医院床上,右手握住一只纤细的小鸟。他的生命终曲正是如此上演:在巴黎的病床上,在他逝世的那间房间里,有只小鸟每天早上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与他相遇。
一个年轻人在路边, 像搭便车。 他举起手,无人停下。 他一头金发,神情沮丧。 他令我想起佳帕。 他也会长大, 成为大人, 并感到孤独。 ——塔尔科夫斯基1979年7月22日日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