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作者:章奇 / 刘明兴
副标题:基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年:2016-03
ISBN:9787543223714
行业:教育
浏览数:95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民营经济极为发达、中国*富裕的省份之一浙江作为分析对象,在考察了1949年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背后的政治逻辑之后,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地方政治精英在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政治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地方政治精英出于自身政治利益*大化而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全书共分7章。书中的逻辑不仅能够分析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差异,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集权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学及其性质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更多)

作者简介

章奇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精英政治如何影响经济绩效和资源分配。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y, China Economic Review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刘明兴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在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Comparative Politics、China Quarterly、《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更多)

目录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浙江模式的特点

1.3 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解释

1.4 本书的解释: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1.5 浙江模式和现象的理论意义

2浙江的共产主义革命与1949年后的权力格局

2.1 浙江省的共产革命和本地政治精英的形成:1922—1949年

2.2 浙江1949年后的政治布局和权力结构

2.3 20世纪50年代的权力零和博弈

附录 游击队县和非游击队县的变量构建

3为什么黑夜中狗不叫?农业集体化中的基层反应和策略

3.1 20世纪50初的经济变局:从新民主主义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2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高层政治的迷雾与政策不确定性

3.3 浙江农村的群体性事件(I):闹退社

3.4 浙江农村的群体性事件(II):包产到户

附录 “闹退社”地区差异的计量检验

4 失意者们,团结起来: “文革”中的“资本主义”复辟

4.1 从“大跃进”到“四清”

4.2 “文革”中的权力游戏

4.3 “文革”的政治和经济效果

附录 对浙江各县“文革”期间武斗激烈程度的计量检验

5 具有浙江特色的经济发展:改革时代政治不确定性下的民营经济和基层创新

5.1 “文革”后浙江的政治走势和特点

5.2 政治不确定条件下的农业去集体化:1977-1982年间包产到户的蔓延和合法化

5.3 1976年后浙江企业家精神的迸发和民营企业的创业历程

6 结论和讨论I:浙江模式VS.江苏模式——兼论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差异

6.1 江苏省的革命历史和地方权力结构的特点

6.2 江苏的“文革”和社队企业的发轫

6.3 历史冲击、地方权力结构和经济发展:关于江浙对比的几个可检验假说

7结论和讨论Ⅱ:权力结构、政商关系和民营经济的未来

......(更多)

读书文摘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农业改革期间 ,地方领导人对民间自发的农业生产“单干“和“包产到户"的立场和态度,往往是决定此类经济活动是否能顺利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和当时四川省委的负责人就是对此类经济活动表示支持的地方领导人的代表人物。当时民间有谚云:“ 要吃米 ,找万里 ……"。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