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巽昌先生在《三国演义》的文学与历史的交叉点上确实花了工夫,而且是从头至尾,踏踏实实地筛选了一遍。这番工作,对于研究《三国》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的虛实结合问题无疑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理解“三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地位和价值也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七百余则的补正,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人物故事,文字又通俗活泼,读来饶有趣味,这样,就将学术问题大众化了。而“三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也只有将这种对于大众文化研究的学术性与通俗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才能更具学术的生命力,有力地推动“三国文化 ”的丰富和发展。
盛先生认为,文学创造和虚构固然是可以的,误用和歪曲则是不可以和没有必要的,如果使用更准确的资料,一点也不会影响《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也许还能增强其色彩,于是就有了通过长时间收集、比对、梳理、考证而得到的这一项大成果。
......(更多)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传》(与施耐庵合著)等章回小说,另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更多)
......(更多)
宦官闻知大惊失色,即入内奏帝,细言前事。后主惊讶曰:“似此,如之奈何?”宦官曰:“可诏还成都,削去兵权,免生叛逆。”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蒋琬出班奏曰:“丞相自出师以来,累效大功,何故宣回?”后主曰:“朕有机密事,不睹面,不可言之。”即遣使持节诏出内。
諸葛亮五出祁山 木門道弩射張郃 諸葛亮六出祁山 空明造木牛流馬 孔明火燒木柵寨 孔明秋夜祭北斗 孔明秋風五丈原 死諸葛走生仲達 武侯遺計斬魏延 魏折長安承露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