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讨论公民健康与社会理论的关系,支持讨论的实证材料和用于分析的个案全部来自本土。
......(更多)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1994年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1994-2001年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2002年起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2005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被聘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领域包括历史记忆、水库移民、生态抗争、儿童饮食、自杀及艾滋病,目前研究焦点为养老议题。
......(更多)
第一部分
危及健康的社会分层阶梯
泰坦尼克定律
青少年在朋友圈吸毒问题
从剥夺视角审视老人自杀现象
怜悯情怀衍生一桩悲剧
第二部分
生命价值的社会文化建构
肉身经济批判
刻板化老年人形象
人间佛教寺院养老
艾滋病谣言
第三部分
生物权力论
定县卫生实验
长卡司机艾滋病监测
大川环境抗争
大川儿童养育
第四部分
地方生物学
揭开秘方之秘
清华学子中医知信行
玉溪男同性恋防艾组织
流动儿童眼中的健康
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周大鸣提到的新一代农民工大多数是打工者子弟,成年之前的身份是流动儿童。在政府文件中,随父母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儿童被称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农民工子弟”“打工子弟”“农民工随迁儿童”以及“流动儿童”。我选择使用“流动儿童”一词是为了强调这些孩子的流动人口身份以及受法律保护的儿童身份和需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