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吕思勉旧著《中国民族演进史》和《中国民族史》合编而成。前者从宏观上鸟瞰了中国民族的起源和形成、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近代中国民族所受的创痛、面临的问题和复兴之路,等等,文字浅显易读,吸收了当时国内外的民族学理论,系供学生阅读的通俗读物。后者对中国历史上的汉、匈奴、鲜卑、丁零、貉、肃慎、苗、粤、濮、羌、藏和白种等十二个主要族系作了系统的叙述,并附有详尽的考证文字,是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两书相得益彰,表现出吕思勉不仅有精深的史籍根底,广博的知识,而且有敏锐的思辨能力,对今天的读者了解中国民族史仍有极大的帮助。《中国民族演进史》初版于上世纪40年代,1949年后未曾出版。《中国民族史》初版于上世纪30年代,1987年虽曾再版,但作了删节更动。本次出版,均按照原貌作了回改。
......(更多)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白话本国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更多)
中国民族史
序
编选说明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汉族
附录一 昆仑考
附录二 三皇五帝考
附录三 夏都考
附录四 释亳
第三章 匈奴
附录一 赤狄白狄考
附录二 山戎考
附录三 长狄考
附录四 秦始皇筑长城
第四章 鲜卑
附录一 鲜卑
附录二 后魏出自西伯利亚
附录三 宇文氏先世
附录四 契丹部族
第五章 丁令
附录一 丁令
附录二 丁令居地
附录三 突厥与蒙古同祖
第六章 貉族
附录一 貉族发见西半球说
第七章 肃慎
附录一 金初官制
第八章 苗族
第九章 粤族
第十章 濮族
第十一章 羌族
附录一 鬼方考
第十二章 藏族
第十三章 白种
中国民族演进史
序
第一章 什麽叫做民族
第二章 中國民族的起源怎樣
第三章 中國民族是怎樣形成的
第四章 中國民族怎樣統一中國本部
第五章 中國民族第一次向外開拓怎樣
第六章 五胡亂後的中華民族是怎樣的
第七章 中國民族在近代所受的創痛是怎樣
第八章 中國民族的現狀怎樣
第九章 怎樣復興中國民族
第十章 中國民族演進的總觀察怎樣
附錄一 參考書
附錄二 復習問題
......(更多)
然以四围诸族,程度皆下于我,遂不免傲然自大,而稍流于故步自封;又以广土众民,生活及文化程度,皆远较他族为胜;一时虽为人所征服,不久即能同化他人;不恃兵力,亦足自立,民气遂日流于弱;此则其缺点也。今日所遇诸族,则非复昔时之比矣。狃于蒲骚之役者,虽遇小敌,亦不免败绩失据,况今之所遇,固大敌乎?可不深自念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