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内容简介:一个天才的散文家,一个天才的画家,一次渗透爱与灵性的解读。
......(更多)
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翻译家。因为他的漫画艺术造诣深,有“中国漫画之父”的盛名。他集文学、音乐、美术于一身,可谓多才多艺。在创作上主张热爱描写对象,有设身处地的体验,认为无论文学,还是绘画、音乐都是生活的反映,要先胸有成竹,才可以用笔,最善小中见大,还求有弦外余音。青年时代当过中学教师,后又创建立达学园,并成立“立达学会”,主办刊物。1929年任开明书店编辑,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等。
作品主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里,此外还有《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音乐入门》等,译作有《猎人笔记》、《源氏物语》、《西洋画派十二讲》等。
......(更多)
忆儿时/1私塾生活/8寄宿舍生活的回忆/12我的母亲/23学画回忆/28怀李叔同先生/35我与弘一法师/43从孩子得到的启示/49华瞻的日记/52给我的孩子们/58儿戏/63送阿宝出黄金时代/66渐/73春/78云霓/83秋/87初冬浴日漫感/92生机/95随感十五则/99穷小孩的跷跷板/108肉腿/112车厢社会/116佛无灵/123告缘缘堂在天之灵/127辞缘缘堂/136艺术的逃难/159沙坪的美酒/166胜利还乡记/171钱江看潮记/176扬州梦/180上天都/187庐山游记之一/192庐山游记之二/196庐山游记之三/199陋巷/205晨梦/210闲居/214湖畔夜饮/218阿咪/223白鹅/228读书/233吃瓜子/236
......(更多)
教书也是如此:同一班青年或儿童一起研究,为一班青年或儿童讲一点学问,何等有意义,何等喜欢!但是听到命令式的上课铃与下课铃,做到军队式的“点名”,想到商贾式的“薪水”,精神就不快起来,对于“上课”的一事就厌恶起来。
“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要做得彻底不可。”“学一样,像一样。”“因为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制了我们的感情,折服了我们的心。”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无声之诗无一字,无形之画无一笔。”“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
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朋,同类也。”并育于大地上的人,都是同类的朋友,共为大自然的儿女。
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时间”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没有抬起头来望望这急流的前后的光景的能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