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先生的传记和评传,国内不下十数种版本,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可以说是最具个性的一本。传主和作者,是同时代人,且是当时文坛交往甚密的文友。因此,曹著《鲁迅评传》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文艺观、社会观、政治观乃至个人脾性等方面的了解、认识、评介,具有直接鲜活的印象及一般作者无法企及的深入了解,他既“不需要仰视也不必俯瞰”,诚如作者1933年秋亲口对鲁迅说:“与其把你写成为一个‘神’,不如把你写成为一个‘人’的好。”此书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在当时特定的时空里,作者的思想,也少“羁绊”,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可以自由地写鲁迅评传,包括自己的传记”。这些独特的主客观因素,无疑为我们研究鲁迅提供了一份值得重视的范本。
193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鲁迅先生在我的家中吃晚饭,一直谈到深夜。他是善于谈话的,忽然在一串的故事中,问了我一句:“曹先生,你是不是准备替我写传记? ”他正看到我书架上有一堆关于他的著作和史料。我说:“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适当的人,但是,我也有我的想法。我想与其把你写成为一个[神],不如写成为一个[人]的好。”
鲁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坛的彗星,他的眼光远大,头脑清晰,那是我们不可企及的,但他决不是[十全十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
......(更多)
......(更多)
......(更多)
中国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爱与诚;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病的毛病。
前人有一句爱用的成语:“一成文人,便无足观。”这句话,也许是一句感慨的话,也许是一句 讽刺的话,我就一直没有看懂过。有一天,恍然有悟,文人自己有自己的王国的,一进入文艺王国,就在那个天地中历劫,慢慢和世俗这个世界脱节了,所以,世俗人看来,文人总是傻里傻气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