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唐、五代时期的尚书省研究

唐、五代时期的尚书省研究
作者:王孙盈政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02
ISBN:9787010261089
行业:其它
浏览数:4

内容简介

自唐至五代,尚书省始终是国家承认的“天下政本”。但“天下政本”的含义却在行政体制转型过程中,经历了从宰相机构到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再到国家名义上最高行政机构(保有一定的政令权)的转变。其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尚书省“天下政本”含义的转变,即尚书省与宰相(宰相机构)权力、职能、地位和作用的交替变换,是唐、五代行政体制转型的实质内容,亦是中央官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这种转变,中央其他行政机构、职官系统性质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职掌趋于模糊。反之又对尚书省在国家政务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冲击。在此冲击之下,尚书省或积极调整,或被动回应,内部从建制、运行模式到机构之间的关系都随之演进。这种变化正是唐、五代时期官制发展的缩影,充分展现出唐宋变革时期的诸种特色。

......(更多)

作者简介

王孙盈政,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研究,在《中国史研究》《唐研究》《国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更多)

目录

......(更多)

读书文摘

卢杞为相期间,亦视御史大夫为其专权的大敌。“[太常卿兼御史大夫韦]伦处朝,数论政得失,宰相卢杞恶之,改太子少保。”汾州刺史刘暹“刚肠嫉恶,历典数州,皆为廉使畏惧”,卢杞“恐暹为御史大夫,亏沮己之所见,遽称荐[于]颀为御史大夫,以其柔易制也”。这一时期,台谏合流初见端倪。这种现象有利于御史台长官凭借宪官身份,获得一定的议政权,对军国大政的决策产生实质影响。

裴光庭得玄宗赐谥号“忠献”,史官韦述以为非当:“裴光庭以守法之吏,骤登相位,践历机衡,岂不多愧?张燕公有扶翊之勋,居讲讽之旧,秩跻九命,官历二端,议者犹谓赠之过当,况光庭去斯犹远,何妄窃之甚哉!”可知左右仆射身份之贵重,甚至超过待中。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