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日本文化说明书”,来自“世界的禅者”铃木大拙,想要读懂日本,除了《菊与刀》,你更要读《禅与日本文化》。
◎编辑推荐
★“世界的禅者”“东方的圣人”铃木大拙影响世界的作品。
★本书以“禅”为钥匙,带领读者打开日本文化的宝库。
★深入浅出,让你既读懂“禅”,也读懂“日本文化”。
◎内容简介
《禅与日本文化》是久负盛名的日本文化普及读物。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简介何为禅,后面六章分别介绍禅与美术、武士、剑道、儒教、茶道、俳句的关系。本书从各方面介绍日本传统文化,深入浅出,是与《菊与刀》齐名的了解日本的入门作品。
◎名人推荐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想表达的。——海德格尔
★大拙君是我始于中学时代的挚友之一。他从那时就开始与众不同,弱冠之年就超凡脱俗地深入思考人生问题。我们上大学之时,他就已经独自去圆觉寺的僧堂。当时洪川老师尚在,但不久迁化,故而他在宗演和尚门下严受钳锤。尽管也不时来校,却完全与云水禅僧一样,刻苦修行,磨炼精进。如此凡十年,便应卡鲁斯之邀赴美。又旅美十余载,于四十岁时归国。于是或英译佛经,或阐释禅宗,或研究著述至今,年届古稀而尚无止境。著作等身,比起国内,在外国的佛教学者中更加扬名。——西田几多郎
......(更多)
◎作者简介
铃木大拙
日本著名禅宗研究者与思想家,世界禅学权威。
铃木大拙曾任东京帝国大学讲师、大谷大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在镰仓圆觉寺从著名禅师今洪北川开始学禅。从事佛教典籍的英译和西方哲学、神学著作的日译,熟悉西方近代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成就,多次到美国和欧洲各国教学、演讲,晚年赴中国进行佛教实地考察。他在把禅学智慧传播到西方,深刻影响了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约翰·凯奇、史蒂夫·乔布斯等人,并得到荣格、海德格尔和汤因比等重要思想家推崇。一生著述宏富,除日文著作外,用英文写作了大量有关禅宗的著作,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研究内容除禅宗思想外,还包括华严、净土等佛教思想。1970年在其百年诞辰时,日本编辑出版了共有32卷《铃木大拙全集》。
◎译者简介
郑民钦
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历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处长,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日本庆应大学访问研究员,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日语系教授、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日本和歌俳句史》《颤动着时代痛苦的心灵》,译著《孔子》《性的人》《东京人》《春琴抄》《潮骚》《金阁寺》等。
......(更多)
序
作者自序
第一章
001 禅的预备性知识
第二章
013 禅与美术
第三章
043 禅与武士
第四章
075 禅与剑道
第五章
115 禅与儒教
第六章
135 禅与茶道
第七章
165 禅与俳句
—— 俳句的诗歌灵感基础里的禅的直觉
......(更多)
日本的艺术显著特点之一是非对称性。这个观念显然源于马远的“一角式”。最直接大胆的例子就是佛教寺院的建筑设计。山门、法堂、佛殿等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条直线上,但次要或附属的建筑物,有时甚至更重要的建筑物,并不对称地分列主轴线两侧,后者依地势特点不规则地分散各处。只要到山间里的寺院,例如日光寺'走一走,就很容易看到这个特点。可以说,非对称性是这类日本建筑的特色。
另一首诗这样写道: 朝颜开一日, 青松活千年, ニ者皆圆满。 这里没有宿命论调。每一刻都与生命共呼吸,在松树间,在牵牛花中。当下的价值无法用千年或是某一日来衡量,只能以当下来衡量,因为每个当下都是绝对的。因此,美不会被宿命论或是瞬息性等思想所破坏。
日本人不喜欢犹豫不决、拖泥带水地迎接死亡,而喜欢像被风吹落的樱花般转瞬即逝。日本人对待死亡的态度的确与禅的精神是相一致的。日本人也许没有什么关于生命的哲学,但却绝对有关于死亡的哲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