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个一刻也不离开现实斗争的人是如此地喜欢古典,一个投身于政治运动的人是如此地喜欢安静,一个坚强如钢、宁折不弯的人是如此地喜欢柔美,一个以激烈不妥协著称的人是如此地博爱、宽容!——这就是“嗜血的‘红色罗莎’”!她坦然承担生活所给予她的一切:囚禁、各种伤害和痛苦,别离和思念,并且把这一切看成是美的、善的,开朗、沉着、勇敢,在任何情况下都感到幸福,惟是不放弃工作。在书信中,她不只一次说到她的人生哲学。她强调指出,认识历史的必然性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把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演绎为一种消极无为的哲学,又是她所反对的。她坚信人类的能力、意志和知识的作用,坚持自主意识,所以说,宁可从莱茵瀑布上跳下去,像坚果那样逐浪漂流,也不愿站在一旁摇头晃脑,看着瀑布奔泻而下。她要做一个和生活一同前进的人。
“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也必须对待生活,要勇敢、无畏、含着笑容地——不管一切如何。”
——罗莎·卢森堡
她的生活兼具高度的政治性与高度的个性
她既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参与了实践,又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
她既作为才华横溢的记者和演说家面向大众,又全身心关注了自己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米歇尔·布里和约恩·许特隆普夫2020年的著作。书稿重点回顾和分析了罗莎·卢森堡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她的生平,通过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接近罗莎·卢森堡本人,对罗莎·卢森堡有一个更全面的整体认识。她的个人魅力主要源自她成功驾驭生活,源自她的坚决彻底和义无反顾的精神。罗莎·卢森堡的一生都在现实中寻找符合自己的东西:让世界变得更富于人性;希望获得完全解放的精神和刻骨铭心的爱;展现一种新的世界观。
......(更多)
米歇尔·布里教授1954年生于德国什未林,就读于列宁格勒州立大学和洪堡大学,哲学专业。1990 年至 1994 年任洪堡大学社会哲学教授,并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和柏林科学中心研究员。自1999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柏林总部理事会成员、基金会国际发展部、学生部和基金会批判性社会分析研究所主任。自2017年起,他担任罗莎·卢森堡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约恩·许特隆普夫出生于1956年,德国历史学家、作家、出版家和编辑,拥有博士学位,是研究罗莎·卢森堡的专家。
......(更多)
第一部分向我们显示奇迹!你的奇迹何在?1
第二部分恩格斯和考茨基受损的权威30
第三部分“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波兰问题46
第四部分20世纪之交的革命现实政策的构想74
第五部分米勒兰事件——社会主义者入阁作为理论和战略的试验案例(1899—1902年)104
第六部分突如其来的电气时代——作为转折点的1905年俄国革命132
第七部分处于守势(1907—1917年)161
第八部分帝国主义时代和资本积累183
第九部分1918年的著作《论俄国革命》—— 一首民主社会主义的交响曲208
第十部分在社会民主党和布尔什维克之间226
第十一部分十一月革命——在通往新起点的道路上258
第十二部分被轻视,被赞赏——但也不可或缺?286
注释306
参考文献315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