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思维的精进

思维的精进
作者:[英]大卫·罗布森(David Robson)
译者:沈悦
副标题:聪明人如何避开智力陷阱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1-01
ISBN:9787571008604
行业:其它
浏览数:154

内容简介

◆大危机时代,摩根大通推荐给所有人的思维创新和转型必读书!

◆你的聪明、经验、知识和技能可能正在阻碍你!

◆数十种思维策略和技巧,教你避开智力陷阱、避免思维内卷、实现思维突破和精进!

◆畅销书《事实》作者、业内权威媒体《科学》《新科学家》《心理学家》盛赞推荐。

【内容简介】

聪明人更擅于学习,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获得幸福?NO!

某位得过两次诺奖的化学家真诚地相信维生素补充剂可以治疗癌症;柯南•道尔白天写福尔摩斯,晚上却沉迷于通灵术;NASA工程师忘了把英制换算成公制,致使卫星坠毁。

本书汇集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和人类学领域最尖端研究,提出聪明人也许更擅于记忆和推理,但在做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比一般人还容易犯傻错误。事实上,聪明人偏见盲点更多。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常导致他们过于依赖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变化。这一切,都是因为陷入了不同形式的智力陷阱。

为了突破思维局限,避开这些陷阱,作者大卫•罗布森给出了训练思维和智慧的一系列可行方法。借由这些认知反思模式,本书将帮 你在当下这个复杂世界里,建立起避免偏见和谬误的认知框架,进而更有效地学习,更精准地思考和决策。

读完它,你的思维方式将会刷新升级!

【媒体评论】

难得地好读又有深度。该书所提出的反直觉观点定会有助于你批判性地思考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科学》

《思维的精进》结合了有意思的故事和开创性的前沿研究,讲述为何智力也会起反作用。对于任何想要清醒思考的人来说,一定要读。——罗尔夫•多贝里(《清醒思考的艺术》作者)

我喜欢这本书。迷人又有趣。它赞美了谦逊和好奇心的力量。每个人,尤其是聪明人,都该读一读。——安娜•罗斯林(《事实》联合作者)

作者天赋异禀,尤善于用类似小说的轻松笔调来写出事实。——《心理学家》杂志

本书提出的反直觉观点,即聪明人常常会犯傻错误,很好地诠释了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暴躁易怒又令人困惑的当下。——威尔•施托尔,Selfie作者

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智力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本研究出色、启发你去获得真正智慧的指南,告诉你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以及如何免于去做一个最聪明的傻瓜。——盖亚•文斯,Adventures in the Anthropocene作者

一本有趣出色的认知类书。每一个曾经固执地坚持错误的人都该读一读。——《科克斯评论》

......(更多)

作者简介

大卫•罗布森(David Robson)

英国知名科普作家,尤擅写作探索人类大脑、身体和行为极限的深度特稿。2006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系,对理论物理学和统计学也有很深了解。曾是《新科学家》杂志最年轻的专题编辑,并在工作期间对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2014年离开《新科学家》,去BBC “未来”频道担任高级编辑。2016年开始,定期在广播节目中讨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包括在BBC“科学时间”栏目担任评论嘉宾,探讨智商、智慧与心理机制的关联。现为全职自由作家,兼为《自然》《心理学家》等国际顶级科学杂志供稿。

《思维的精进》是他第一部作品,一出版即成为《星期日泰晤士报》《旗帜晚报》畅销书,并被摩根大通选为当下思维创新和转型必读书。

......(更多)

目录

【目录】

引 言 /001

CHAPTER -1-

智力的消极面

高智商、教育和专业知识如何助长愚蠢 /001

1 白蚁的兴衰:智力是什么以及它不是什么 /003

2 纠缠的争论:“理性障碍”的危险 /031

3 知识的诅咒:专业思维的优势与劣势/059

CHAPTER -2-

避开智力陷阱

理智思考和决策的技巧 /081

4 道德代数:走向循证智慧的科学 /083

5 你的情绪指南针:自省的力量 /111

6 屁话检测工具箱:如何识别谎言和谣言 /134

CHAPTER -3-

成功学习的艺术

循证智慧如何改善你的记忆力 /161

7 乌龟和野兔:为什么聪明人学不会 /163

8 吃苦的好处:东亚教育和深度学习的三个原则 /186

CHAPTER -4-

群体的愚蠢和智慧

团队与组织如何避开智力陷阱 /209

9“梦之队”的素质:如何打造超级团队 /211

10 愚蠢像野火一样蔓延:灾难为何发生以及如何阻止/234

结语 /256

附录:有关愚蠢和智慧的分类 /260

致谢 /267

......(更多)

读书文摘

加工过程是认知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导致个体差异的源头(因为人类在加工信息过程方面没有太多的差异)。——即是智力

聪明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大能从他们犯过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或接受他人的建议。犯错后,他们更擅长构建复杂精致的说辞,为自己的论证辩护,这意味着他们会画地为牢,变得越来越武断。更糟糕的是,他们似乎有更大的“偏见盲区”,更不容易发现自身逻辑中的漏洞。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