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20世纪大陆哲学

20世纪大陆哲学
作者:[爱尔兰]理查德·柯尔内(Richard Kearney)
译者:冯俊
副标题:劳特利奇哲学史(第八卷)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09
ISBN:9787300230139
行业:其它
浏览数:4

内容简介

20世纪大陆哲学与其说是一块无丝毫缝补的布匹,不如说是一块多姿多彩的锦缎。现象学、诠释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批判理论和解构主义——这些是20世纪伊始到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大陆发展的主要运动,尽管它们的影响绝不局限于地理上的这个区域。大陆思想已经被证明是高度输出性的,它远远超出了欧洲的界线,在整个知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本卷的14篇文章勾勒和评价了大陆哲学的部分论题和试验。前五篇涵盖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这两个孪生运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开始,到萨特、梅洛庞蒂和列维纳斯。随后的几篇文章探讨了大陆思想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语言学、政治学、美学、女性主义和诠释学等领域中的特殊思潮。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最后一章突出了大陆思想中的许多关切是以怎样的方式达到激进反基础主义的顶峰的。

本卷为哲学和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关于这一时期哲学的一个概略而学术性的介绍,并对相关哲学家作出了原创性解释。本卷还附有专有名词解释和一个哲学、科学以及其他文化事件的历史年表。

......(更多)

作者简介

理查德·柯尔内(RichardKearney),波士顿学院哲学系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学院、巴黎索邦大学客座教授。

作者简介

Alison Ainley(艾莉森·安利),英吉利理工大学剑桥校区哲学讲师,即将出版一本关于露丝·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的专著。

Babette E.Babich (巴贝特·E·芭比),福特汉姆大学纽约校区哲学教授,著有几本研究大陆思想的专著。

Richard Cobb-Stevens(理查德·科布-史蒂文斯),波士顿学院哲学系主任,著有《詹姆士与胡塞尔》(Jamesand Husserl,1974)和《胡塞尔与分析哲学》(Husserland Analytic Philosophy,1989)。

Simon Critchley (西蒙·克里奇利),埃塞克斯大学哲学讲师,著有《解构的伦理学》(The Ethicsof Deconstruction,1992),主编《重读列维纳斯》(ReReading Levinas,1991)。

Bernard Cullen(伯纳德·卡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哲学教授,《爱尔兰哲学杂志》(Irish Philosophical Journal)的编辑,著有《黑格尔与政治理论》(Hegeland Political Theory)

William Desmond(威廉·德斯蒙),巴尔的摩洛约拉学院哲学系主任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欲望、辩证法和他者》 (Desire,Dialectic andOtherness,1988)、《艺术与绝对》(Artand the Absolute,1986)和《哲学及其他》(Philosophy and Its Others,1991)。

Thomas Docherty(托马斯·杜契提),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英语系主任著有《论现代权威》(OnModern Authority,1987)、《理解(缺席的)个性》[Reading(Absent)Character,1983]、《约翰·邓恩:松绑》 (JohnDonne,Undone,1986)和《理论之后》(After Theory,1991)。

Thomas R.Flynn (托马斯·R·弗林),埃默里大学哲学教授,著有几本研究现代大陆思想的专著。

Michael Kelly (迈克尔·凯莉),南汉普顿大学法语教授,著有包括《现代法国马克思主义》(Modern French Marism,1982)在内的几本专著。

G.B.Madison(GB.麦迪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哲学教授,研究诠释学和后现代思想的加拿大社会研究会创始人兼主任,著有《梅洛-庞蒂的现象学》(Phenomenologie de Merleau-Ponty,1973)、《理解》(Understanding,1982)、《自由的逻辑》(Logicof Liberty,1986)和《后现代性的诠释学》(Hermeneuticsof Postmodernity,1988)。

Timothy Mooney(蒂莫西·穆尼),都柏林大学学院哲学讲师,著有几本研究现代欧洲思想的专著。

David Rasmussen (大卫·拉斯穆森),波士顿学院哲学教授,《哲学与社会批判》(Philosophyand SocialCriticism)杂志的创始人兼编辑,著有《解读哈贝马斯》(Reading Habermas,1991)。

Giacomo Rinaldi(贾科莫·里纳尔迪),乌尔比诺大学哲学教授,德国和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专家。

HughJ.Silverman(休·J·西福尔曼),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国际哲学和文学联合会执行主任,著有《献辞:在现象学与结构主义之间》(Inscriptions;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1987),主编《梅洛-庞蒂以来的哲学和非哲学》(PhilosophyanaNon-Philosophy Since Merleau-Ponty,1988)。

Jacques Taminiaux(雅克·塔米尼奥),鲁汶大学和波士顿学院哲学教授,鲁汶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辩证法和差异》(Dialectic anaDifference,1985)、《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方案》(HeideggersProjeciofFundamental Ontology,1991)和《诗、思、辨》(Poetics,Speculationsand Judgement,1994)等多本研究大陆哲学的专著。

......(更多)

目录

总主编序(1)

作者简介(5)

历史年表(7)

导言理查德•柯尔内(Richard Kearney)

第一章现象学的开端:胡塞尔和他的先行者

理查德•科布史蒂文斯(Richard CobbStevens)

早期著作:弗雷格、布伦塔诺、赫尔巴特、斯通普夫

和洛采的影响

逻辑研究

先验转向

自我和世界

本质

生活世界和历史

第二章存在哲学1:海德格尔

雅克•塔米尼奥(Jacques Taminiaux)

基础存在论

对胡塞尔和亚里士多德的再占有

筹划的描绘

对存在论历史的解构性再占有

存在的历史

基础存在论的爆发和中断

转向和克服形而上学

第三章存在哲学2:萨特

托马斯•R•弗林 (Thomas RFlynn)

哲学发展

哲学贡献

方法论和认识论

心理学

本体论

伦理学

存在主义的精神分析

哲学与文学

社会哲学

历史哲学

萨特与20世纪大陆哲学

存在主义现象学

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

第四章存在哲学3:梅洛庞蒂

伯纳德•卡伦 (Bernard Cullen)

生平与著作

知觉的首要性

言语、语言和艺术的现象学

存在的自由、历史和政治

肉的超辩证法

结语

第五章宗教哲学:马塞尔、 雅斯贝尔斯、列维纳斯

威廉•德斯蒙(William Desmond)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

卡尔•雅斯贝尔斯

伊曼纽尔•列维纳斯

第六章科学哲学:马赫、迪昂、巴什拉

巴贝特•E•芭比(Babette EBabich)

大陆的科学哲学传统

马赫和实证主义的关联:从要素论到现象学

皮埃尔•迪昂和宗教的诅咒:复兴分析的限度

加斯东•巴什拉:有着人性面孔的科学至上主义

大陆科学哲学史

分析的科学哲学在大陆的趋势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

迈克尔•凯莉(Michael Kelly)

引言

苏维埃马克思主义

中欧马克思主义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

法国马克思主义

结论

第八章批判理论: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

大卫•拉斯穆森(David Rasmussen)

黑格尔、马克思和批判理论的理念

从格吕恩堡到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创立

霍克海默、阿多诺和批判理论的辩证转向

阿多诺和批判理论的美学复兴

哈贝马斯和批判理论的理性重构

哈贝马斯:批判和合法性

第九章诠释学:伽达默尔和利科

GB.麦迪逊(GBMadison)

历史背景:浪漫主义诠释学

超越传统的动向:现象学的诠释学

现象学的诠释学之哲学背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现象学的诠释学:主要论题

文本解释的诠释学理论

诠释学和人文科学:从文本到行为

诠释学和实践哲学:伦理和政治意蕴

第十章意大利唯心主义及其后继者:金蒂莱、克罗齐及其他

贾科莫•里纳尔迪(Giacomo Rinaldi)

引言

“现实的唯心主义”:乔瓦尼•金蒂莱

“绝对的历史主义”:贝奈戴托•克罗齐

历史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批判的本体论”:潘塔莱奥•卡拉贝莱塞

“神秘的唯心主义”: 彼得罗•马丁内蒂

存在的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和现象学

存在主义和经验主义

结论

第十一章法国结构主义及其后继者: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巴特、

拉康、福柯

休•J•西福尔曼(Hugh JSilverman)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罗兰•巴特

雅克•拉康

米歇尔•福柯

第十二章法国女权主义哲学:德•波伏娃、克里斯蒂娃、伊利格瑞、

勒杜夫、西苏

艾莉森•安利(Alison Ainley)

引言

西蒙•德•波伏娃

德•波伏娃之后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露丝•伊利格瑞

米歇尔•勒杜夫

海伦•西苏

结论

第十三章解构和德里达

西蒙•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

蒂莫西•穆尼(Timothy Mooney)

德里达的解构

哲学渊源及书目史

第十四章后现代理论:利奥塔、鲍德里亚及其他

托马斯•杜契提(Thomas Docherty)

引言

两位代表性的思想家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让•鲍德里亚

启蒙运动及其遗产

公正与表象

新悲观主义

名词解释

索引

译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