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日本汉文学史

日本汉文学史
作者:陈福康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1-05
ISBN:9787544618519
行业:其它
浏览数:2

内容简介

《日本汉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内容简介:我平时爱读各种文学史书,有时读到见解深刻、阐述精辟的文学史,当然深为我喜欢;但仍必须自己也对这时段的文学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也比较熟悉,才能有所领悟,不然如果书中叙述过简,引用过少,哪怕理论再强,对我来说也不能有大的收获。更何况,我常常读到的不过是议论虚泛、不知所云的空头讲章。凡读到这样的书,我就非常懊恼,宁愿去读那些虽然理论显得不强,但史料翔实、引证丰富的书。推己及人,我想,在目前中国读者对日本汉文学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如果仅仅强调理论阐述,徒作空谈,更是没有意义的。《日本汉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是写给读者看的,但同时,老实说也是写给自己看的;或者说,主要是写给像我这样的读者看的。我将日本汉文学史梳理了一遍,一些我认为精彩的作品也就爱不忍释地抄录了下来,并想贡献给我的读者。因此,我也把这一点作为《日本汉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的一个可以“自豪”的特点。《日本汉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精心挑选后引录的作品,比猪口一书多得多。具体数量没统计,仅从涉及作家人数来说,猪口约写到二百四十余人,《日本汉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则达六百四十来人。我希望《日本汉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的这样一番苦心,读者当能理解,并相信有益于人,并会有“识货”之人。

......(更多)

作者简介

文摘

然而我很赞同一位台湾学者的高见:“教科书不仅需要有人写,还需要高人写,……而且教科书与学术价值之间并不存在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问题,端看怎么写、写什么。撰写格式与内容固然会交互作用,要紧的还是后者。否则,怎么改头换面,只怕也难益人神智。”其实我也颇想“趋新”,“改头换面”地来写,但又想到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对日本汉文学史还处于几乎无知的状态。因此,“教科书的写法”倒是非常合适的。反复考虑后,我还是只能采用一般的文学史的写法。

我还决定了本书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是我非常赞同猪口先生在他的书前序言中的一个观点,即如果抽去具体的作品、资料而来作泛泛的史论、概说,那就像不让看照片而讲述一个人的容貌一样,读者很难有深切的感受。因此,与其空论,还不如多引录一些实际作品,可以让读者印象深刻。猪口还谈到,在现在日本,有关汉文学的文献很难找,即使能找到某些书,售价也很贵。因此他为读者着想,便在书中较多较完整地引录了一些作品、资料。他在“凡例”中还把这一点称作是“本书的特色”。他还提到,现在的日本人读汉文(诗)的水平很低,必须对那些作品加上“返点”和“送假名”(指日本人的训读法),还要加上很多译注。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而且在排版印刷上也大大增加了成本。但是,为读者着想,他还是坚持这样做了。那么,我想我们中国人要找寻那些日本汉文学作品,比起日本人来更要困难干百倍。自一百二十多年前1882年陈鸿诰编选《日本同人诗选》和翌年俞樾编选《东瀛诗选》时起(按,二书均在日本印行,当时在中国国内就少见或罕见。例如,民国时期学者胡怀琛在写《海天诗话》时,就写到“尝见俞曲园纂《东瀛诗选》数十卷,书肆索价甚昂,力不能置。此中必多佳构,而困于囊涩,为可叹也”),直到1985年才有刘砚、马沁编选的《日本汉诗新编》出版。此后,1988年有程干帆、孙望选评的《日本汉诗选评》,1995年有王福祥等编选的《日本汉诗撷英》。

......(更多)

目录

编辑推荐

《日本汉文学史(套装上中下册)》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目录

(上册)

绪论/15

第一章 王朝时代

一 引言/43

二 汉字汉籍的传入/48

三 最古的汉文/57

四 飞鸟朝与圣德太子/61

五 大化改新以后/71

六 进入奈良朝/77

七 《怀风藻》/88

八 奈良朝其他作品/98

九 空海及最澄/109

十 《凌云集》/124

十一 《文华秀丽集》/131

十二 《经国集》/138

十三 小野篁与都良香/149

十四 圆仁、圆珍的纪行文/155

十五 岛田忠臣、纪长谷雄、三善清行/162

十六 菅原道真/173

十七 两篇钟铭和一篇序/188

十八 菅、江两家/194

十九 二橘二源/202

二十 两中书王/211

二十一 正历四家/217

二十二 《扶桑集》与《本朝丽藻》/227

二十三 平安朝后期诗人/235

二十四 后期编的诗文集/247

第二章 五山时代

一 引言/259

二 镰仓时期入华僧/266

三 梦窗与虎关/277

四 镰仓后期诗僧/288

五 中岩圆月/296

六 义堂周信和绝海中津/308

七 室町前期其他诗僧/325

八 室町后期诗僧/346

九 山外汉诗/363

(中册)

第三章 江户时代

一 引言/9

二 惺窝与其门生/14

三 木下顺庵等学者/29

四 诗僧元政/43

五 堀川派诗人等/51

六 德川光园与水户学者/64

七 木门派诗人/73

八 徂徕与蜕岩等/94

九 徂徕的弟子/111

十 徂徕的再传弟子/134

十一 江户中期关西诗坛/155

十二 中后期几位学者/194

十三 中后期镇西诗人/212

十四 宽政三博士/236

十五 六如、梅痴等诗僧/243

十六 后期关西诗人/268

十七 菅茶山、赖杏坪、赖山阳/309

十八 市河宽斋、大诗佛等关东诗人/336

十九 山梨稻川、佐藤一斋等/362

二十 安积艮斋、安井息轩等/392

二十一 水户和纪势地区/424

二十二 东北、中部、中国、四国/450

二十三 广濑旭庄及淡窗等/485

二十四 星岩、天山等幕末志士诗人/517

二十五 其他幕末志士诗人/540

(下册)

第四章 明治时代

一 引言/9

二 旧幕藩的儒臣/15

三 星岩门人和淡窗门人/59

四 维新后达官文人/99

[附]甲午“军中诗”等/122

五 竹隐、竹等填词作家/127

六 森槐南和森门作家/155

七 名记者和小说家/190

八 中村敬宇、本田种竹等/216

九 服部担风、河上肇等/249

十 最后一批文章家/278

十一 旅游中国的汉诗/303

[附]琉球汉文学概述

一 琉球王国兴亡简史/331

二 琉球前期汉文学/335

三 琉球汉文学黄金时代/340

四 琉球后期汉诗人/354

五 琉球汉文学的绝唱/363

后记/377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