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作家城堡

作家城堡
作者:[德] 乌韦·诺伊玛尔
译者:柳雨薇
副标题:纽伦堡1946,深渊旁的聚会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5-09
ISBN:9787513361675
行业:其它
浏览数:1

内容简介

◎“我们不能沉默,却也无法言说。”

管窥二战后知识分子心灵史与新闻史全景的力作

1945—1946,在新世界的“零时”,见证世界文学与历史的碰撞

◎首次聚焦纽伦堡审判——首个国际军事法庭的鸿篇巨制

空前绝后的世纪盛会,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满目疮痍中的回望与反思、发声与失语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双封面设计,附赠精美别册

------------------------------------------------

★内容介绍

纽伦堡,德国命运之地。

过去,这里是一年一度的纳粹党代会举办之地,希特勒也正是在此颁布了史上最骇人听闻、灭绝人性的《纽伦堡法案》。如今,这里是审判纳粹主要战犯的地方,美、英、法、苏四国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将对一个罪恶政权的军政高层进行法律追责。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名记者、11位摄影和摄像师齐聚由被没收的城堡改建而成的记者营,当时仅存的可同时容纳如此多人的完好之地。这里既是他们的住处也是他们的工作场所;他们住在十人间,地震仪般捕捉着重塑战后新世界的脉动。几公里外,就是关押着的世界级头号战犯。

本书讲述了这些记者、作家们的故事。当他们凝视历史的深渊、思考罪责和正义时,他们的写作方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作家城堡》还原了他们遇到的极端状况,展现了人类面对暴力、创伤的方式,以及参与审判如何影响了他们日后的生活。

------------------------------------------------

★编辑推荐

这是德国新闻界的“零时”、世界文学与世界历史相遇的“零时”,也是新世界的“零时”,《作家城堡》记录了这些战地记者们的心灵挣扎与反思:当油墨洇开,历史究竟是何模样?面对史上最骇人的暴行,人类该何去何从?对于这场空前绝后、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如何报道、怎么报道,关乎战后的世界走向,也关乎人们如何清算那段黑暗的历史。尤其喜欢书中对几位女性记者的书写,帅炸!

◎“他们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他们。”多重意义上开风气之先的作品

◎聚焦纽伦堡审判——首个国际法庭审判,史上首次政权的军政高层集体受审,首次在庭审中使用四种语言。2000多名司法团代表,21名纳粹主战犯,216次庭审,近10万份文件、10万英尺胶片、2.5万张照片,139名证人……

◎聚焦对纽伦堡审判的“审判”——报道此事件的记者们。空前绝后的世纪盛会,前所未有的记者阵容。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名记者、11位摄影和摄像师齐聚一堂,他们中有——大名鼎鼎的曼氏家族姐弟,以“华沙之跪”震惊世人的西德总理,东德史塔西情报局局长,20世纪首位公共知识分子,首位女性战地记者,《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当时的他们籍籍无名,后来的他们享誉全球

◎一部铅字写就的战后知识分子心灵史、罪责忏悔录

◎记录法庭内外的罪与罚,二战前后的暴力与创伤、发声与失语

◎在报道中清算罪责,见证历史。他们是前线的战地记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和反思者

◎是旧世界的清算,也是冷战的预演,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序章

欧洲的失落,美国的崛起,德国的衰败初见端倪

◎周轶君、刘擎、梁文道、止庵、胡桑诚挚推荐,柏琳、陆大鹏、陈早撰文力荐

------------------------------------------------

★名人推荐

这本书让我想起2011年北约空袭利比亚期间,和各国记者在同一家酒店连续报道好几个月的时光。不同的是,1945年新闻的传播速度慢,记者们在现场与受众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和舞台,在所有故事旁备注自己的爱恨情仇。那时候的记者是作家、艺术家,而传播速度越快,记者越像工具人。本书呈现的,是传媒黄金时代的一章,名家荟萃名场面。散去之后的余脉,也值得细细追寻。

——周轶君

这是一部独特的历史著作,重现了纽伦堡审判期间记者营的群像。这些卓越的记者和作家,带着战争亲历者的伤痛和寻求真相的使命,在法庭内外探究罪与罚的法律尺度,在报道和争论中拷问深刻的道德难题,也在沉默的思考中检测自己的精神信念。他们的勇气、尊严和思想力量,在细致精湛的叙述中栩栩如生,令人难忘也让人深思。

——刘擎

《作家城堡》是一部记述人类心灵史与新闻史的力作。二战后对纳粹骇人听闻的罪行的审判,关乎人类基本道德原则的确定,也关乎西方世界的走向;而对这次审判的报道,则关乎如何真实记录历史,如何直面这场巨大的创伤。本书以十二名记者、作家为经,以二十名主要战犯的审判进度为纬,全景式地,同时又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止庵

一场审判引来各国禀赋各异、动机不一、姿态纷呈的记者们和作家们齐聚1945-1946年的纽伦堡“作家城堡”,共同记录并见证了这个风云际会、暗流汹涌、刀光剑影的深渊。独特的记者视角增加了这部绘声绘色且具有纪录片气质的作品的光辉——它穿过材料丛林而不致迷失、拨开时代迷雾而尽显清澈、流溢着光影、责任和洞见。

——胡桑

……就像一架围绕纽伦堡法庭亲历人员的脸庞而旋转的摄影机,天气、场地、对象、事件、对话,当参数在变动,镜头也在不停切换,呈现给我们的,则是一扇纽伦堡的罗生门。

——柏琳

作家们在辉柏嘉城堡的邂逅,是世界文学史的一桩盛事。相信文学爱好者会喜欢这本别开生面的《作家城堡》;对德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也能够借它一瞥20世纪的往事。

——陆大鹏

评述纽伦堡审判的通俗历史读物,大多止步于双标正义和枯燥程序所引发的争议和不满,但这些批评并不会撼动审判本身的正义实质。而《作家城堡》的特殊在于,它没有把刺眼的舞台强光聚焦于审判台,没有以断言或说教的方式直接对审判评头论足,而是以细腻的散射光巧妙地照亮了审判台的观众……

——陈早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从作家城堡切入,展示了人类处理战争罪责、暴力创伤的多元应对方式。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对女性记者群体的不成比例的关注。正因为女性从业者的数量如此之少,她们的处境才更耐人寻味——这些记录深刻揭示了那个仍被战争阴影笼罩的时代,无处不在的男性主导气息。

——《法兰克福汇报》

笔法精准、悬念迭起,直指罪行与责任的本质,更叩问战争叙事的(不)可能性——在战争频仍的当下,其现实意义可谓振聋发聩。

——《世界报》

德语文学学者在《作家城堡》中书写了他们被时代重塑的生命轨迹。

——《明镜周刊》

重磅推荐。

——巴伐利亚广播电台

寓史于趣,钩沉索隐。一部扣人心弦的文学史与时代实录。

——《慕尼黑信使报》

乌韦·诺伊玛尔汇集了这一文坛宿命般聚首的诸多轶事,再现了在打字机旁熬过的不眠长夜、酒精激荡的论辩,以及被告席上恶灵盘踞的阴影。

——Buchkultur

作者在书中呈现了众声喧哗的观点交锋,既有法庭内外鞭辟入里的观察,也不乏对满目疮痍的纽伦堡那肆意宣泄的情绪之描摹……堪称精妙之作。

——《新苏黎世报》

《作家城堡》以工笔写生平,以闲笔缀轶闻,终以刀笔现锋芒。

——德国《每日镜报》

初看之下,将记者们在纽伦堡的琐碎日常与人类史上最恶劣罪行的记录并置,着实荒诞。但正是这种错位感,让诺伊玛尔的研究超越了普通文献,成为一部道德寓言。

——《日报》

《作家城堡》以轶事钩沉见长,丽贝卡·韦斯特一章尤显批判锋芒,且史料详实、笔力雄健。

——《周日书评》(Bücher am Sonntag)

这部纪实作品聚焦历史与文学的交汇点,考据扎实、叙述生动,堪称必读之作。

——巴伐利亚广播电台

作者通过缜密调研,将这段历史刻画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对战时极端环境下迸发的世相人情的着墨,令这部作品超越了非虚构范畴,成为具有元文学自觉的战后知识界民族志。

——《萨尔茨堡新闻报》

诺伊玛尔的研究照亮了纽伦堡审判史中被遮蔽的维度,即便平日不读此类作品的人,也不妨尝试一读。

——《南德意志报》夏季书单

堪称杰作——纵使轶事迭出,人物群像各具风采,却始终未曾偏离主题。

——《南德意志报》

这部鸿篇巨制既重构了新闻史脉络,又深刻勾勒出战后初期知识界的精神图景……值得一读!

——《星期五周报》(Der Freitag)

群像刻画精彩纷呈,将这群明星记者置于历史聚光灯下……糅合妙趣横生的轶事与鞭辟入里的分析,令人掩卷深思。

——《金融时报》

一部扣人心弦的当代史力作。

——瑞士Journal21新闻网

这幅描绘战后初期独特历史节点的画卷,栩栩如生,轶事纷呈。

——《晚报》

诺伊玛尔以平行蒙太奇式手法,将诸多生动的细节娓娓道来,既细致入微,又跃然纸上。

——《奥地利标准报》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切入主题时展现的多维视角……强烈推荐。

——《波恩纪事报》

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如悬疑小说般扣人心弦……作者举重若轻,竟能驾驭如此丰富的主题与视角,令人叹服。

——《晚报》

乌韦·诺伊玛尔发掘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轶事与文学引文……更突破碎片化叙事的局限,以多棱镜般的多元视角探讨了德国人罪责等宏大命题。

——奥地利广播电台第一频道

值得品读……其精妙之处更兼具启发性与思想深度。

——西南德广播电台Lesenswert栏目

何等厚重的历史题材!

——《新闻报》

在《作家城堡》一书中,乌韦·诺伊玛尔以全新视角审视纽伦堡审判,通过大量轶事、八卦与秘闻,为这段新闻史注入了灵魂与血肉。

——奥地利《Falter》周刊

......(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

乌韦·诺伊玛尔丨Uwe Neumahr,罗曼语文学与德语文学博士。目前是一名自由作家兼文学经纪人。著有《作家城堡:纽伦堡1946,深渊旁的聚会》《不羁的一生:塞万提斯传》。

译者

柳雨薇,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后于慕尼黑大学取得德语文学硕士学位。

......(更多)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铅笔堡中的记者营

第二章 美国的失败,或约翰·多斯·帕索斯的忧郁

第三章 卡塔琳娜伯爵夫人与盖世太保头目鲁道夫·迪尔斯

第四章 埃里希·凯斯特纳未兑现的诺言

第五章 艾丽卡·曼、她“亲爱的疯子”,与一场不愉快的重逢

第六章 威廉·夏伊勒与“好德国将军”

第七章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谎言:法贝尔堡不存在的客人

第八章 珍妮特·弗兰纳对戈林庭审的质疑

第九章 法国的斯大林主义者:埃尔莎·特里奥莱

第十章 维利·勃兰特、马库斯·沃尔夫与卡廷森林惨案

第十一章 丽贝卡·韦斯特与法官的婚外情

第十二章 玛莎·盖尔霍恩、海明威的阴影和达豪的冲击

第十三章 为逃离恐惧作画: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与特别行动队审判

某种后记 戈洛·曼为被囚的鲁道夫·赫斯所做的努力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