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36岁,人生半熟》是人生面临选择之际的“破”和迷茫,《如花在野》则是写作者宽宽对人生新阶段的“立”的记录,书写的,是年近不惑、穿过迷雾后的笃定与从容。23篇生活哲学随笔,包含“怀偿”和“惜今”两部分,从对幼时生活碎片,到个人情感的回溯,及至友人的生死悲欢,更多的,却是在平凡的日常中挖掘出的美,以及对写作、对东方美学、对时代背景下个人之路的深入思考。这个“立”的过程,从有为到无为,从行动到感受,从外转向内,是一个人的狂欢,也是能引起广泛共鸣的生命吟唱。而一贯真诚,不造作的文字,延续了前作的优点与沉思,向读者展示了选定自己的路后,坚定地往下走,可能到达的方向——为精神丰盈所充实的人生,在远离都市的苍山洱海间,如花般绽放,展现生命的原初能量,欲望的自然姿态。
......(更多)
宽宽,写作者。原名赵潇爽,中央财经大学文学学士,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曾于媒体专职人物报道,后创业。2016年由北京移居大理,潜心于东方美学与传统中医学的研究、实践与撰述。已出版散文集《36岁,人生半熟》。
......(更多)
自序 /// Ⅰ
之一:怀尝
01 此时情绪此时天
02 是那样地旧而又这样地新
03 万物历历,望峰息心
04 开门雪满山
05 道可致而不可求
06 唯有功夫不负人
07 人间世里,悲欣交集
08 美,一半在时代,一半在个人
09 写作,为散怀抱
之二:惜今
10 容许阳光打在脸上,也容许阴影中的死寂
11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12 在月光下坐一会儿
13 不知哪一眼,就成了最后一眼
14 人在旅途,隔岸观雾
15 顽强生长,无论立于幽暗还是危岩
16 生活先于书籍,生长先于追求
17 拒绝自己成为谁
18 无可奈何的小桥
19 恒以哲学自坚其心
20 没在深夜总结过人生,无以语明天
21 深爱吧,像明知总有一天要离别
22 二十年,茫茫在外有家
23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
......(更多)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我有幸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人说过:“不拒不追不竞不随”,十分适合我这样任性之人,我想要随性走过我的人生之路,今后也会保持着这样的初心,慢慢老去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