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初版一九九六年在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八十年代之後,黃子平對自己學術思想一次集中清理的結果,其中對五〇至七〇年代革命歷史小說的論述,高屋建瓴而又趣味橫生,不乏鞭辟入裏的深刻解析,亦有莊諧互溶的精彩議論,舉重若輕,大巧若拙,它是黃子平在時間與空間上均與「八十年代」產生「間離」之後,重讀當代文學名著,重審過往閱讀史與思想經驗的一次總結,不但為當代文學史研究貢獻了不少新的理論見解,而且其對文本的細讀及方法,已然為當代文學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典範。
......(更多)
黃子平,廣東梅縣人,一九四九年生。文學評論家,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教授。論著有《沉思的老樹的精靈》《倖存者的文學》《邊緣閱讀》《害怕寫作》《遠去的文學時代》和《歷史碎片與詩的行程》等。
......(更多)
「邊緣」閱讀和寫作(增訂本代序) 洪子誠
回到歷史深處 xi
閱讀、寫作的策略 xv
燕園「三劍客」 xviii
前 言 1
第一章 「革命」的經典化與再浪漫化
一 經典化與「重大題材」 9
二 「應寫」、「可寫」與「不可寫」 12
三 「怎麼寫」 15
四 再浪漫化 21
第二章 「革命歷史小說」:時間與敘述
一 進化史觀 25
二 從勝利走向勝利 29
三 人物關係的時間化 31
四 革命的循環 33
五 時間觀的改變 36
第三章 革命.性.長篇小說
一 話語空間的切割、劃分與連接 41
二 政治/言情、英雄/男女 43
三 在「社會全景」中寫「性」說「慾」 51
四 「客觀冷靜」的敘述 62
五 革命敘事的「聖潔化」 64
第四章 革命.土匪.英雄傳奇
一 黑話/紅話 69
二 誨盜/誨道 72
三 「思想革命」/「政治革命」 74
四 「搶一個共產黨領路向前」 78
五 反出江湖 80
六 英雄傳奇 82
第五章 「革命歷史小說」中的宗教修辭
一 「空白」與「宗教修辭」 85
二 空間:道觀佛堂和聖地 89
三 身體:脫胎換骨 96
四 苦難:報仇報冤和報恩 99
五 「革命」和「歷史神話」 102
第六章 小說與新聞:「真實」向話語的轉換
一 分分合合 105
二 「壓抑機制」說 106
三 真實/知識/權力 111
四 《我該怎麼辦?》 115
五 《大陸人》 118
六 在「真實」的「大觀園」裏 120
第七章 《故事新編》:時間與敘述
一 「故事新編」與「朝花夕拾」 123
二 「敘事時間」和「所敘時間」 127
三 敘述以反抗「絕望」 130
四 放在「引號」中的敘述 134
五 「油滑」:從消極到積極 140
六 故事新讀 149
第八章 命運三重奏:《家》與「家」與「家中人」
一 「脫離枯樹的綠葉」 151
二 青春、愛情和自由 155
三 從《家》到《家變》 159
第九章 病的隱喻和文學生產
一 「棄醫從文」的故事 164
二 醫院中新來的青年人 167
三 「還是雜文時代」? 172
四 大喝一聲:「你有病呀!」 177
第十章 語言洪水中的壩與碑
一 文學批評即重讀的藝術 185
二 「擬神話」輿「敘述的原罪」 187
三 「仁義」符碼及其邊緣 192
四 「當代神話」的優勢與褻瀆 195
五 壩與碑與網 199
第十一章 灰闌中的敘述
一 「如果⋯⋯」 203
二 「瑪麗個案」 204
三 敘述者「馬壽郎」 206
四 何往而非「灰闌」? 209
五 短文長註 212
附 錄
訪談:文學批評和文學史(胡紅英訪談) 217
課堂討論:怎樣敘述,如何解讀 245
一 學術與性情 246
二 研究方法:體系或片段 252
三 兩套子話語:「神聖」與「猥瑣」 261
四 女性:主義或修辭 264
五 文學敘述與歷史真實 273
後 記 277
增訂本後記 279
參考書目 283
......(更多)
政治小说当中,巾帼英雄为了政治而忘情,哀情小说中,节妇为了名教而绝情,狭邪小说中,倌人为了金钱而薄情,陈平原只好用“无情的情场”来概括新小说的爱情世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虽云长篇形同短制,是他们的总体叙事战略。
引进的西洋小说中原就有缠绵悱恻、哀艳动人如林译茶花女、不如归者,亦不提政治小说中最受欢迎的总是女革命党传奇,铺天盖地的言情小说,采取的都是“拾取当时战局、纬以美人壮士”的叙事策略暗度陈仓。已经是淫辞惑世、而非艳词感人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