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主持修筑捍海堰,因母去世“丁忧”,应邀掌学应天府书院。经晏殊推荐,范仲淹进京成为秘阁校理,冒死谏言太后还政赵祯皇帝,被贬出京。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召入京,因反对废后,秉公直言,得罪权相吕夷简,被贬后陆续出守睦、苏、饶、润、越等州。元昊大举入侵,宋军在三川口大败,范仲淹得韩琦力荐被任命为陕西副帅。他精心筹划,重用张亢、狄青等名将,同韩琦协力逐步稳定了边疆局势。皇帝起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与韩琦、富弼等一起主持庆历新政,并推进宋辽新盟和宋夏议和。但是,在夏竦、王拱辰等大臣的陷害和排挤下,范仲淹乞罢参知政事,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地方继续其宦海生涯......
本书是一部富有创新价值的新史家小说,以范仲淹1024年任兴化县令至1045年庆历新政失败20余年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一生三起三落背后波澜壮阔的宦海生涯,勾勒出晏殊、韩琦、富弼、欧阳修、滕宗谅等北宋一代名臣名士的群像,大宋朝廷内部莫测的斗争,以及宋、辽、西夏之间风云变幻的外交与军事博弈,再现了范仲淹这位兼具理想主义与实践理性的情绪稳定派的智慧和胸襟。本书插入原汁原味的奏、札、诗、文等,使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迅速了解史料的来龙去脉和历史细节。
......(更多)
何辉,字镠瑞,1974年生于浙江衢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述丰硕,涉及诸多领域。文学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1—8)》、长篇叙事史诗《长征史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龙吟记》、长篇科幻小说《未知侵入》等,学术代表作有《宋代消费史:消费与一个王朝的盛衰》《龙影: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关于创造的思考》等,另有著作《数学宝盒》《创造意义:何辉作品集》,剧本《柳毅新传》《三国演义之官渡之战》《大宋王朝之第一战》,文集《镠瑞集》《镠瑞续集甲集》《镠瑞续集乙集》。
......(更多)
第一章 捍海堰
第二章 丁忧与上书
第三章 秘阁校理
第四章 不安分的通判
第五章 宫廷风云
第六章 无为军
第七章 废后风波
第八章 出守睦州
第九章 移任苏州
第十章 天章阁待制
第十一章 得罪权相
第十二章 在饶州
第十三章 近迁润州
第十四章 屯卦之象
第十五章 经杭赴越
第十六章 西北风云起
第十七章 韩琦安抚陕西力荐范仲淹
第十八章 三川口喋血之谜
第十九章 范仲淹至陕
第二十章 贺兰山下
第二十一章 巧夺金明寨
第二十二章 儒帅初治军
第二十三章 大战塞门寨
第二十四章 狄青力取芦子平
第二十五章 互有攻守
第二十六章 攻守之争
第二十七章 范仲淹致书元昊
第二十八章 宋军血洒好水川
第二十九 章韩范遭贬
第三十章 降官知耀州
第三十一章 庆州续弦
第三十二章 风雪马岭镇
第三十三章 大顺城
第三十四章 三让观察使
第三十五章 富弼出使契丹
第三十六章 三条约定
第三十七章 中流砥柱
第三十八章 两府重臣
第三十九章 和议之争
第四十章 庆历新政拉开序幕
第四十一章 千头万绪
第四十二章 变局中的革新
第四十三章 韩琦上奏罢修水洛城
第四十四章 范仲淹力保滕子京与张亢
第四十五章 各执己见
第四十六章 信任危机
第四十七章 举棋不定
第四十八章 范仲淹请求巡边
第四十九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第五十章 保州军之乱
第五十一章 宋夏议和终达成
第五十二章 未敢忘忧国
尾声 徐州快到了吧
后记
......(更多)
前不久,朝廷颁诏,将在今年十月封禅泰山。消息传出,举国欢腾。远离京城的京东路淄州长山县,老成人私下议论说,今上此举,一来通过向上天奏报,显示其继位的正当性,彻底理顺皇统;二来可镇服四海,夸示远人,以显示天下正朔在皇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