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人间事

人间事
作者:许枫
副标题:《论语》枫解
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年:2022-01
ISBN:9787510340840
行业:其它
浏览数:4

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首次以传统体例—“解”,系统地诠释《论语》,还原儒家士人启蒙范式。作者以家传正韵、句读、圈段、结篇、补阙、索引、借马古文解析七法,以阳明心学发蒙,以杨氏训诂为句读根底、钱氏义理为思想筋骨,追溯先秦儒典,参两汉孔安国、包咸、郑玄,及魏晋何晏,两宋刑昺、朱熹,融合诸家,重新梳理,仁道神韵一以贯之,正本清源。历时十年,成书五十万字。

......(更多)

作者简介

许枫,独立学者。潮汕人,幼承庭训,《论语》启蒙,受学《传习录》、《诗经》,三十余年精研儒学、请益各家,曾受饶宗颐、汤一介、钱逊诸先生指点。

......(更多)

目录

上部—道经

●学而篇第一

入门士子,学什么?为何学?怎么学?

◎读书三重楼 / 003 ◎君子有根脚 / 004 ◎第一门功课 / 005

◎马步要扎牢 / 006 ◎求知大秘诀 / 008 ◎上正道狂奔 / 009

◎子贡领红花 / 011 ◎腊肉不好拿 / 012

●为政篇第二

为政之基何在?执政君子当守何律?

◎两千多年来最大的政治谎言 / 014 ◎怎样让一个人“思无邪”?/ 015

◎“最终解释权”的骗人把戏 / 016 ◎人间第一厉害的七十老人 / 017

◎蹭热点的也有不江湖的 / 019 ◎如何成为真正的孝子?/ 020

◎老师的“真身”在哪里?/ 022 ◎君子六格律 / 023

◎高薪从哪来?/ 024 ◎讲理莫认人 / 025

◎使民三板斧 / 026 ◎圣人不为王 / 027

◎一眼看穿三千年 / 029 ◎几两硬骨头 / 030

●八佾篇第三

礼制的根本是什么?礼制是如何产生的?

◎究竟错在哪里 / 031 ◎敢问礼之本 / 032 ◎谁违悖了礼 / 033

◎底子好才是真的好 / 034 ◎莫听鬼神说 / 036 ◎重祭不求利 / 037

◎通才与专才 / 038 ◎形式胜于无 / 039 ◎君臣如恋人 / 040

◎不要找后账 / 040 ◎功业流散格局小 / 041 ◎真人无虚言 / 043

◎颂歌何时休 / 044 ◎请把根留下 / 045

●里仁篇第四

什么是仁?仁道之门从何而入?

◎仁心生智慧 / 046 ◎良愿除真恶 / 047 ◎别被本能控制 / 048

◎夫子之未见者 / 049 ◎问题不过夜 / 050 ◎摒却外物真修行 / 051

◎无情才是真小人 / 052 ◎退一步的本领 / 053 ◎拈花一笑 / 054

◎义利之辩多冤魂 / 054 ◎真心大孝子 / 056 ◎仁道不是嘴把式 / 057

◎仁心与仁术 / 058

●公治长篇第五

“忠”之心,如何以君子六格律瞄定本真生发其心?

◎夫子择婿的标准 / 060 ◎君子不器有真意 / 061 ◎好话也许不好听 / 062

◎道心坚定莫裁度 / 063 ◎孟武伯踢馆 / 064 ◎学习与思考 / 066

◎未经查证出冤案 / 067 ◎谁都有欲望 / 069 ◎学问不等于修为 / 070

◎无求大智慧 / 071 ◎马非白马 / 072 ◎铁肩多痴愚 / 073

◎失真如失身 / 075 ◎真情正他心 / 076 ◎真理正己心 / 077

●雍也篇第六

“忠”之中,执中正心曰忠,如何执中?

◎两个好学生 / 078 ◎给还是不给?/ 079 ◎为弟子张目 / 080

◎不许当逃兵 / 081 ◎贫病不易志 / 082 ◎士不可不弘毅 / 083

◎心中有正气 / 084 ◎狗洞钻不得 / 085 ◎请君上层楼 / 086

◎两手都要硬 / 087 ◎形变神不变 / 089 ◎别耍小聪明 / 090

◎夫子也有绯闻 / 091 ◎一步一个脚印 / 092

●述而篇第七

正己、正他两心有别。

◎所求无非一个字 / 094 ◎学点方法论 / 095 ◎心安是吾乡 / 096

◎专注得真趣 / 098 ◎篡位的谣言 / 099 ◎好生幸福 / 100

◎读真经与说人话 / 102 ◎天生我才必有用 / 103 ◎绝没留一手 / 104

◎最怕假大空 / 106 ◎标签祸害人 / 107 ◎避讳避出毛病来 / 108

◎小的做不到哇 / 110 ◎潘多拉的盒子 / 111 ◎夫子的期盼 / 113

●泰伯篇第八

私德、公义两心分明。

◎哪头更重些?/ 115 ◎别越雷池半步 / 116 ◎曾参的遗言 / 117

◎曾参心目中的君子 / 118 ◎请别忽悠老百姓 / 120 ◎人心坏则世道乱 / 121

◎信念与底线 / 122 ◎各就各位 / 123 ◎何以治愚?/ 125

◎非给不可吗?/ 126 ◎夸人是个技术活儿 / 127 ◎分工是伟大的进步 / 128

◎破衣烂衫好皇帝?/ 130

●子罕篇第九

私德、公义两心如何相印?

◎夫子不是跑江湖的 / 132 ◎孔门的渊源 / 133 ◎英雄不怕出身低 / 135

◎智慧从何而来?/ 136 ◎举手便见大修为 / 137 ◎你知道我要什么吗?/ 139

◎天下第一大生意 / 140 ◎公私必须分明 / 141 ◎好色无罪!/ 142

◎如何公允评价一个人?/ 144 ◎聆听世界的心跳 / 145 ◎好基友的标配 / 146

◎同心不好结 / 148 ◎你会谈恋爱吗?/ 149

●乡党篇第十

私德、公义两心如何分明?

◎夫子会变脸 / 151 ◎夫子十三相 / 152 ◎人靠衣裳?/ 154

◎给心灵一点空间 / 155 ◎真正的吃货 / 156 ◎饭不能随便吃 / 158

◎我亲爱的家乡 / 159 ◎缘何要拜他?/ 160 ◎请把人当人看!/ 1610

◎君上是主人 / 163 ◎尊重专业人士 / 164 ◎收礼不必手软 / 165

◎率性不胡来 / 165 ◎世间最有名的那只山鸡 / 167

下部—德经

●先进篇第十一

仁道之用是为中庸,何谓中庸?

◎起手分日月 / 171 ◎入门第一训 / 172 ◎我心自皎皎 / 173

◎情再深也得能自拔 / 175 ◎过好这辈子 / 176 ◎言出必中的诀窍 / 178

◎知道为啥被骂吗?/ 179 ◎六种常见病 / 181 ◎如何过上完美人生?/ 183

◎“知行合一”的前提 / 184 ◎真的不敢死!/ 186 ◎何必“致君尧舜” / 186

◎提携后进也有错 / 188 ◎一件都不能少 / 189

●颜渊篇第十二

如何履行仁道于为政?

◎战胜自己!/ 193 ◎天地良心 / 195 ◎诸邪不侵 / 197

◎死也得留个种 / 198 ◎好漂亮的皮毛 / 199 ◎谁都不许赖账 / 200

◎世间每多负心汉 / 202 ◎请别抢了我的饭碗 / 204 ◎铁面无私 / 206

◎一起走正道 / 208 ◎当好火车头 / 209 ◎仁道不是华丽的衣裳 / 211

◎莫让明月照沟渠 / 212 ◎越界有害 / 214

●子路篇第十三

士团纲领。

◎定纲领,建团队 / 216 ◎口号必须响亮 / 217 ◎职责必须明确 / 219

◎正身三宝 / 220 ◎正民不容易 / 221 ◎屁股决定脑袋 / 223

◎巅峰对决 / 225 ◎使命必达 / 227 ◎毋忘初心 / 229

◎不随波逐流 / 230 ◎没有照妖镜 / 232 ◎四条军规 / 233

◎抱团不是为了取暖 / 234 ◎先培训后上岗 / 235

●宪问篇第十四

正职,明确士之使命。

◎知耻明仁 / 237 ◎格局思辨 / 238 ◎为民操劳 / 240

◎戒骄戒怨 / 242 ◎“成人”好难 / 243 ◎权谋可以有 / 245

◎国士也有污点 / 247 ◎不拘一格降人才 / 249 ◎秀给你看 / 250

◎省身践道 / 253 ◎别搞错方向 / 254 ◎消弥戾气 / 256

◎偏向虎山行 / 260 ◎修己安民 / 262 ◎挨板子喽 / 264

●卫灵公篇第十五

正身,以己道约束己身。

◎绝不换频道 / 266 ◎忠信为本 / 268 ◎智法为根 / 270

◎给你一把刀 / 271 ◎给自己做体检 / 273 ◎还是要讲理啊 / 27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76 ◎察微观势 / 278

◎没有护身符 / 280 ◎别胡思乱想 / 281 ◎夫子挥剑 / 283

◎当仁三不让 / 286 ◎知识无属性 / 287 ◎听懂就好 / 288

●季氏篇第十六

正民,以政治、经济、人文、宗承为纲引领民众践行仁道。

◎给事件定性 / 290 ◎融夷大国策 / 292 ◎国运的源头 / 295

◎老百姓不答应 / 297 ◎历史有规律 / 300 ◎多点正能量 / 301

◎三个夯货 / 303 ◎人生三段论 / 304 ◎有所敬畏 / 305

◎主观能动性 / 307 ◎身心行知念 / 308 ◎死猪才不怕开水烫 / 310

◎庭训传承 / 312 ◎从称呼正起 / 314

●阳货篇第十七

正行,以谅解、共识为基础求得行事心安理得。

◎我不跟你走 / 317 ◎弦歌中的笑容 / 320 ◎梦里的东周 / 321

◎不当匏瓜 / 325 ◎面壁有大错 / 329 ◎鼠贼与恶鬼 / 330

◎底线原则 / 331 ◎别买样子货 / 332 ◎无言之教 / 334

◎心安理得 / 335 ◎心思花在哪?/ 337 ◎可怕的金箍儿 / 337

◎可以说分手 / 339

●微子篇第十八

正法,从宗、律、礼三法入手,讲述儒家礼制构建的正途。

◎三颗大杏仁 / 341 ◎绝对不弯腰 / 343 ◎待我以国士之礼 / 344

◎楚狂人唱啥了?/ 345 ◎敢问路在何方 / 347 ◎遇见高人 / 349

◎我们跑路吧?/ 351 ◎黄钟大吕 / 353

●子张篇第十九

藉着夫子的指引,四弟子看到的小世界。

◎子张讲士德 / 356 ◎如何交朋友 / 357 ◎子夏的学习方法 / 359

◎文过与豹变 / 360 ◎信仰如泰山 / 360 ◎那道阑门 / 362

◎教育的根本 / 364 ◎子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366

◎小心火烛 / 369 ◎子贡论过 / 374

●尧曰篇第二十

夫子在历史长河中见到曾经存在的大世界。

◎天禄何来?/ 377 ◎中华心法 / 380 ◎史上第一份革命宣言 / 382

◎他也要革命 / 385 ◎四海同律 / 387 ◎万民朝宗 / 388

◎天下一礼 / 389 ◎理大如天 / 390 ◎五美四恶 / 392

◎三大神通 / 395

......(更多)

读书文摘

读书如晤良师益友,交流感应,悠然心会,此时,与你为友者,是穿越时空翩然而至的知识与智慧。更深一层,是身与心,是心觉与道体,是那束光,是过去与现在。

这也是一句富含人生哲理的话,为什么?不在其位,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有多少了解?在资讯不足的情况下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是盲目的。不观其所由,何来察其所安?此为一也。其二,决策时需要面对多大的压力,绝非不曾身临其境者可以凭空揣度,未经历练,自以为高明的人,多数不过另一个赵括而已。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