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尔甫斯回头》收入了作者近十年所作的文章和访谈,大部分内容关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诗学问题,在体式上有讲稿、书评、通信、问答等。作者在诗歌写作及研究界浸淫多年,也曾游历过多个国家,研究问题的视野开阔而深入,所以许多文字颇有价值。
后记
本书在定稿的过程中删去了一些次要的篇目,拜时间所赐又增加了新近写的,也许是敝帚自珍的缘故,最终还是保留了若干并非谈论诗歌的文章。即便如此,我希望它到读者手中仍应是薄薄的一小册。
集中的文章和访谈,多为近十年所作,虽大部分内容于中外现当代诗歌的诗学问题有所涉猎,但并非系统的理论思考,它们或属于本人的创作谈,或为研究生诗学课程的讲稿,或为书评、通信、答问,因此体例不一。重读时我发现,一些观点已发生了变化,关于诗,我并未形成定见,变化或意味着自我修正。
诗人介入批评既是不得已的,亦是职业性使然,就人对诗的原始依赖而言.当代诗人的批评可视为对古代诗话传统的回复。我愿将所思置于这一传统的检视之下。
感谢洪子诚先生将本书收入“汉园新诗批评文丛”;感谢任慧、张雅秋女士的耐心与热情;感谢我的亲朋好友,他(她)们的爱使我意识到:写作既是个人的事又不是个人的事。
2013年岁末于大理古城
......(更多)
宋琳,1959年出生于福建厦门。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现受聘于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有诗集、随笔、评论多部出版。
......(更多)
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缘起
代序:诗人与时代
第一辑
涛与现实的对称
主导的循环——《空白练习曲》序
朱朱诗歌的具相方法
精灵的名字——论张枣
内在的人——在渤海大学的演讲
感通于语默之际
俄尔甫斯回头
废名的《掐花》及其他
诗学通信两封
无花果树的技艺
诗歌招魂术
反对死亡之诗——《过渡的星光》序
第二辑
谛听词的寂静——关于艾基的沉默诗学
幸存之眼——读策兰的诗
歌者最后的武器——读《曼杰什坦姆诗全集》
无人居住的城——卡夫卡的《城堡》与布拉格
科塔萨尔
傀儡的仪典——巴尔蒂斯的视觉诗性
忧郁者的礼物——关于本稚明的《单行道》
来自隐秘的另一个——读《世界美如斯》
第三辑
城市诗和我——兼答曹五木先生问
诗的青鸟,探看着回返之路——马铃薯兄弟Vs宋琳
答法国Poesie杂志问
逍遥即拯救,而不是其反面——张杰Vs宋琳
域外写作的精神分析——答张辉先生十一问
后记
......(更多)
这里,我们再一次接触到诗学的核心问题,即诗的精神性是具体行文中“变言语信息为艺术作品的特性”(雅各布森),还是美学经验与现实经验在言说中最大限度的对称?
诗歌作为一种生命自由的允诺,通过书写赎回了它的基本权利,或者说书写本身是对生命自由的纯粹个人的看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