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理性的毁灭

理性的毁灭
作者:卢卡奇
译者:程志民 / 王玖兴
副标题:非理性主义的道路——从谢林到希特勒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5-07
ISBN:9787534365553
行业:其它
浏览数:22

内容简介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从意识形态上对德国法西斯主义作了“追究既往”式的思想清算。作者在书中把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责追溯到了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学说,对自20世纪起的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源流、演变和社会后果等作了系统的考察和批判,把包括叔本华、尼采等人的生命哲学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毫不客气地推上了被告席,要他们为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承担不可推卸的“思想责任”。

尽管书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未必都正确,但至少在法西斯主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问题的研究上,它包含了许多有待我们去深入研讨的新颖思想和独特价值。

......(更多)

作者简介

卢卡奇(1885-1971),匈牙利哲学家、美学家、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家。毕业于布达佩斯大学。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其主要著作有:《心灵和形式》、《海德堡艺术哲学》、《青年黑格尔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等。

......(更多)

目录

再版说明

译者引言

序言:论帝国主义时期中的国际现象非理性主义

第一章 关于德国历史发展的一些特征

第二章 两次革命之间非理性主义的建立

对现代非理性主义历史的基本评述

非理性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谢林的“理智直观”

谢林的晚期哲学

叔本华

克尔恺郭尔

第三章 尼采——帝国主义时期的非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第四章 帝国主义德国的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的本质和作用

帝国主义的生命哲学的创始人狄尔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生命哲学

战时和战后时期

“相对稳定化”的生命哲学

寄生的主观主义的圣灰星期三

法西斯以前的和法西斯的生命哲学

第五章 新黑格乐主义

第六章 帝国主义时期德国社会学

社会学的发生

德国社会学的初期

斐迪南·托尼斯与德国社会学新学派的建立

威廉时代的德国社会学

自由社会学的投降

前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学

第七章 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十八世纪种族主义的发端

哥比诺与种族主义的创立

社会达尔文主义

H·S·张伯伦是现代种族主义的奠基人

“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作为德国帝国主义哲学在煽动性宣传上的综合

后记:论战后的非理性主义

译者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虽然伯克本人并不是浪漫派思想家,但是,浪漫主义的假历史主义却正是从他那儿开始的:伯克以一种所谓深化的、非理性主义化的历史性观点破坏了历史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