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2025年全新编选
40年自我对话:创作、阅读与人生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
★余华谈余华:从迷茫到寻找出路
○原来余华也曾迷茫过?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迷路者,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
在盖棺论定之前,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时间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在自己的“窄门”里发现人生的光芒:
“写作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
★直击余华创作现场:
○《活着》等经典小说的幕后故事
《活着》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曾给《文城》设想三种结局?
○你真的读懂这些小说了吗?
为什么福贵的人生那么苦,他却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许三观卖血记》是否有原型?
为什么是《第七天》,而不是第六天、第五天……或者第八天?
★余华独家阅读札记:一份冷门宝藏书单
从卡夫卡到福克纳,梳理经典文学的滋养
从摄影到小说,从海外汉学家到新锐写作者,涉猎广泛
★精美装帧,埋藏设计小巧思!
纯黑云萱纹外封纸,烫金+印银设计,内封压凹,质感up
异形裁切+可撕设计,腰封一秒变书签!
......(更多)
余华
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等。其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2018年)、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2022年)等。
......(更多)
第一辑在时间的影子里
○活着
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活着的力量不是进攻而是忍受
就像树木插满了森林一样
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自己的命运
这可能是二十多年写作给予我的酬谢
生活正在小心翼翼走向正常
人们往往觉得自己熟悉的是最好的
○许三观卖血记
这本书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
会像玫瑰和亚里士多德一样死去
南方的节奏和南方的气氛
我只是被它们选中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我写作时的心跳
一本有声音的书
○在细雨中呼喊
我怀疑自己的现实是否正在被虚构
去倾听电话另一端往事的发言
当漫漫的人生走向尾声的时候
○兄弟
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
《兄弟》创作日记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第七天
《第七天》之后
○文城
小美是这部作品的心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文城
《文城》回答
第二辑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虚伪的作品
作家的不稳定性
作家的勇气
长篇小说的写作
世上最为动人的歌谣
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
读与写
一个对于地震恐惧的故事
和声与比翼鸟
作者需要获得拯救
第三辑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什么是爱情
歪曲生活的小说
两位学者的肖像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
来自中国的故事
写作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解放
凭空捏造事实的本领
你家房子上 CNN 新闻了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