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
作者:包天笑
出版社:大華出版社
出版年:1971-06
ISBN:9785235110021
行业:其它
浏览数:82

内容简介

包天笑是民初通俗小說大家。他一九四六年到了台灣,一九四九年五月開始寫《釧影樓回憶錄》,陸續在香港的大華半月刊、晶報刊載,寫了三十多萬字,由晚清寫到辛亥革命以前。未幾中共一統江湖,台灣局勢混亂,他乘時移居香港。回憶錄因「經流離轉徙,意興闌珊」,也就終止了。他本不打算將它出版的,後屢經朋友勸說,才於一九七一年由香港大華出版社印行。那時他已九十六歲。出版後頗獲好評,大家都意猶未盡,覺得他該續寫下去。他於是鼓其餘勇,又寫了十多萬字,一九七三年仍由大華出版社結集成《釧影樓回憶錄續篇》出版。而他也於同年逝世。他寫這部回憶錄,可謂至死方休。關於他的名號與齋名,他老友鄭逸梅如是說:

「天笑的名號很多,除公毅外,又字朗孫,他的祖父字朗甫,朗孫就取孫繼祖業的意思。他是蘇州人,所以又署吳門天笑生。天笑也是有典故的,根據《神異經》:『東王公與玉女投壺,每投千二百矯,矯出而脫誤不接者,天為之笑。』又署拈花,根據《傳燈錄》:『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所以有時也署迦葉,三者都有連帶關係的。他為晶報寫稿,經常用愛嬌、曼妙、微妙等筆名。其他還有清柱、德寶、包山等。晚年則署余翁,認為剩餘歲月,應當珍惜。又有人說,他風度翩翩,吐語清婉,素有『包小姐』之稱,今則容衰體頹,一變而醜老隨之,他例別署老醜。又有一般漫肆譏評,說他於『鴛鴦蝴蝶派』諸刊物,無不染指,他又自署染指翁。某歲,他在港報上為了畢倚虹某事的考證,與高伯雨(林熙)爭執,化名春雲。他又喜歡在小說中作夫子自道,如《海上蜃樓》有祖書城其人,又《拈花記》書中有左詩晨其人,祖書城與左詩晨,都是他老人家,諧聲『做書人』而已。

至於他的齋名『釧影樓』,似乎寓著一段綺香羅豔的故事,實則不然。其時他的父親韻竹,有個稔友孫寶楚,做投機生意,大折其本。除夕,債戶臨門,難於應付,想尋短見自戕,姑赴包家試作商量,奈韻竹沒有現款,無以應急;而天笑母親吳氏,憐憫之餘,脫下手腕上一對絞絲金釧給了寶楚,才救了他一命。天笑認為母範足式,寄其孝思,即以『釧影樓』三字作為齋名。厥後又撰了《釧影樓回憶錄》、《釧影樓回憶錄續編》兩厚冊,由香港大華出版社出版,上海也有印本,銷行是很廣泛的。」

包天笑在《釧影樓回憶錄》的〈緣起〉中也提及,有一回夢見自己回返孩童,依偎在母親身旁,醒來後便對母親懷念不已,想起種種往事,才觸發他寫這回憶錄。回憶錄的開篇,就是〈我的母親〉,可見其情。他是小說大家,經歷又多,這回憶錄寫來資料豐富,可當近代史讀;又寫得活靈活現,可當小說讀。不過,他下筆絕無小說般浮誇,樸實而感人,是此書最大的優點。

鄭逸梅說兩本《釧影樓》還有上海印本,我倒未見過,可能資料有誤。它該是到二00九年,始在大陸正式出版,正續篇合併為一冊,但不知有無刪節矣。

......(更多)

作者简介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孫,筆名天笑等,江蘇蘇州人,近代作家,報人,小說家。幼年家道中落,就讀於表姊丈朱靜瀾處和二姑夫尤巽甫處。可謂之凡人,但他卻不流俗,非凡超群。轉徙逃難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覽群書,靠自學掌握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為了維持生計,他17歲即開門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1894年,考取了秀才。1900年與友人合資在家鄉開辦了東來書庄,並自任經理,爾后又集資發行《勵學譯編》;1901年,他創辦了《蘇州白話報》,內容以政論、新聞為主。文字深入淺出,簡明扼要,深受歡迎。1908年,他加入江蘇教育學會。

25歲時,包天笑經人推薦去江蘇候補道員蒯光典家任家庭教師,次年,受蒯光典的委托在滬籌備金粟齋譯書處,先后在啟秀編輯局、廣智編譯所、珠樹園譯書處任職。1906年,他31歲時正式移居上海,開始主編和編輯了許多有影響的刊物,如《小說時報》、《婦女時報》、《小說大觀》、《小說畫報》等。他受聘為明星電影公司編劇,又創作了數部電影劇本,撰寫了多篇影評劇評。1909年加入南社,在南社第三次雅集上,當選為庶務。

1936年,61歲的包天笑與魯迅、郭沫若、沈雁冰等共同署名發表了《文藝界同人為團結御侮與言論自由宣言》。「七七事變」后,積極為《申報》、《南京晚報》撰稿。1947年,包天笑由上海去台灣居住,次年赴香港。1973年,包天笑在香港法國醫院病逝,享年98歲。

......(更多)

目录

《釧影樓回憶錄》序

自序

緣起

我的母親

上學之始

上學以后

我的父親

三位姑母

我的外祖家

自劉家浜至桃花塢

中落時代

兒童時代的上海

延師課讀

記姚和卿先生

我的近視眼

兒童時代的娛樂

坐花船的故事

在新年里

我的拜年

自桃花塢至文衙弄

記顧九皋師

桃塢吳家

扶乩之術

出就外傅

記朱靜瀾師

讀書與習業

小考的准備

考市

縣府考

院試

觀場

讀書與看報

自文衙弄至曹家巷

面試

父親逝世之年

父親逝世以后

適館授餐

訂婚

進學

入泮

記徐子丹師

求友時代

西堂度曲

外國文的放棄

東來書庄

木刻雜志

譯小說的開始

蘇滬往來

煙篷的故事

名與號

釧影樓

結婚

初到南京

記蒯禮卿先生

在南京

金粟齋譯書處

金粟齋時代的朋友

重印《仁學》

金粟齋的結束

巡游譯書處

回到蘇州

......(更多)

读书文摘

既而上海除了那种缩小的石印书,最是损人眼睛,而且那些出版商,还印出了许多《大题文府》,《小题文府》、《试帖诗集腋》等等书籍,那是搜集了前人所作的八股文、八韵诗,以供人抄袭獭祭之用,这是他们一种投机事业。印出来的字,小得比蝇头蚊脚还要纤细,有的必须用了显微镜,方可以看得出。这些书都是为了考试时,便于夹带用的,岁销场奇好。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