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央朝廷崩溃后,各地势力在碎片化后重新整合,群雄并起,东汉名存实亡。本书聚焦于东汉末年直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这三十余年间,群雄势力发生、演进与重组的历史过程,尝试通过对基本史事的重新梳理,分析各主要军阀集团的内部矛盾以及军阀之间的利益纠葛,并从秦汉大一统制度遗产的角度,来探讨秦汉旧制是怎样抑制了汉末“破碎性分裂”的延续,并将历史发展的轨迹重新引导向局部统一。
......(更多)
单敏捷,1988年生,河南省商水县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更多)
引言丰年之后的动乱与群雄混战的开启/1
序章流民与军阀
黄巾余部与黑山的军阀化进程/24
各地区的中小军阀/33
流民武装及中小军阀对汉末政治的影响/40
第一章北方地区
一、刘虞、公孙瓒的争夺及幽州士人与乌桓的政治抉择/49
刘虞、公孙瓒与乌桓的关系及公孙瓒的崛起/51
刘虞、公孙瓒的争夺与公孙瓒覆亡/57
幽州士人对袁氏的态度/67
二、袁绍集团的兴起与衰亡/72
袁绍集团的形成及其核心人员/73
袁绍集团的内部矛盾/85
袁绍集团与周边独立武装力量的关系/102
三、袁曹同盟时期的矛盾与相关史籍的后期构建/109
袁曹同盟的形成与维系/111
袁曹同盟时期的矛盾/116
魏晋史书对曹操早年事迹及袁曹同盟的隐讳与构建/128
第二章南方地区
一、徐州军阀陶谦、刘备、吕布/143
陶谦对徐州的统治/144
刘备统徐州时期内外方略的转变/148
吕布集团的政治结构与内部矛盾/155
吕布集团与徐州周边力量、本土势力的关系/168
二、“僭号”的袁术与“自守”的刘表/176
袁术僭号的背景/177
袁术集团的政治结构以及笼络部下的特别手段/185
亲信团体缺失之下刘表和荆州内外士人的关系/193
三、奉邑制与孙吴的地方分权治理体系/203
学界对奉邑制的认识/205
奉邑制施行的一些基本状况/208
“将领养兵制”辨析/218
孙吴对地方的分权治理/221
第三章西部地区
一、西北的战乱、民族融合与军阀割据/233
西北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234
民族融合大背景下的军阀割据/241
曹操对关陇地区的征服/246
河西豪帅—西北分裂割据的余波/251
二、据险而守与以教聚民的汉中张鲁/257
张鲁集团的形成/258
张鲁集团与北方势力的关系/264
张鲁投降曹操后汉中一带局势的变化/270
第四章制度与总论
一、从《三国志·臧洪传》略论汉末关东局势/281
从臧洪转投袁绍看当时转换效力对象的情况/282
关东群豪敌友关系的分化组合/285
袁绍与曹操、献帝的关系/291
二、汉末混战与将军号制度的演变/298
董卓入洛后将军号的显著增多/301
将军号向中小军阀的扩散/311
汉魏之际将军号体系的初步建立/316
三、汉代旧制在汉末分裂到局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327
附录:汉末群雄混战大事年表/343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