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为一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共铸的历史丰碑,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最早出现在古印度,佛像最早于贵霜王朝的政治中心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谷地)诞生。佛教石窟造像之风的东渐,大约首先是新疆,然后经河西走廊、波及关陇,五世纪因云冈石窟的开凿,达到鼎盛,进而流布中华。云冈石窟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一改葱岭以东昔日佛窟的石刻、泥塑、壁画三位一体的模式,直接比照古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筑,在东方首次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全石雕性质的佛教石窟群;同时,广泛吸收中外造像艺术精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成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从而,对华夏佛教石窟的推广、雕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多)
1963年10月出生于山西大同。1985年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文物博物专业研究馆员,1988年9月参加工作。
现任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2018年6月5日,荣获“2016-201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更多)
......(更多)
这组弟子像雕刻,人物神态生动,性格分明,或提瓶静立,或拈花微笑。一弟子头像从石壁上探出,高额深目,眉端卷曲,鼻梁高挺,显然来自异域。其面呈笑容,仿佛对佛的教诲已心领神会。
这是一个表现千佛雕刻题材的洞窟。千佛排列有序,构图严谨。佛经中宣扬说,雕刻千佛像或抄念千佛名号,可忏悔往世生死之罪,消除现世种种灾难,得福获利。临命终时,还可受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十方三世诸佛的迎接,往生佛国乐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