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保罗·克利的作品和艺术理论在艺术史中独树一帜,并富有深远的美学内涵。本书立足于对克利艺术创作历程的梳理,联系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向,总结其形式要素——线条、色调与色彩——的形成过程,还原了克利这一处于西方具象和抽象之间转折点上主要人物的创作全貌。本书的重点在于讨论克利的生成理论,从克利对自然科学及生命本身的理解出发,指出一切事物都受到内部力与外部力的作用,艺术创造因此与身体的存在方式相联,证明克利的艺术及理论之特征在于以想象为核心、形态变化为依据。本书的最大特点也是主要学术价值在于结合德勒兹、利奥塔、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等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对克利的分析,深入艺术家以生成之原则构建绘画空间的过程,解开其绘画中的变形之谜,探究克利艺术想要达到的“中间世界”,这一“中间世界”正是介于此岸和彼岸、有限与无限、静止与运动的精神世界,也是抽象与具象、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艺术世界,这是克利独立思考的个人空间,也是人生真理的居所。本书通过对克利艺术美学的研究,展现了现代艺术与自然、身体、世界、真理等美学重要范畴之间的深刻联系。
......(更多)
苏梦熙(1989.2— ),贵州六盘水人。201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艺术史、艺术美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对现代艺术理论、现象学研究、中西比较艺术史等领域感兴趣。已发表文章散见《中国社会科学报》《艺术工作》《四川戏剧》《美育学刊》等,参与及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与厅级课题项目若干。
......(更多)
绪论
第一章 克利与现代艺术的追求
第一节 色调的再发现
一、纳入色调:对马奈的学习
二、色调塑造空间:初识塞尚
三、色调的本质:德劳内的创造
第二节 线条的精神性
一、德国美术的灵魂
二、浪漫主义的启示
第三节 色彩的意义
一、青骑士色彩的发展
二、色与乐的交织
第二章 克利与形式的宇宙
第一节 现代绘画中时空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克利的宇宙动力学
一、静止的力量
二、植物形态的嬗变
三、自然的隐喻:塞尚之后
第三节 物质与想象
一、超越机器
二、崭新的科学
第三章 克利与生成的世界
第一节 生成的“中间世界”
一、从培根到克利
二、中间世界
三、潜能的实现
第二节 欲望和生命之歌
一、线条的象征之力
二、无止境的能量——色彩
第三节 生成的绘画语言
一、生成的源头
二、主题的指引
第四章 克利与可见者的深度
第一节 身体的深度
一、“描述”深度
二、身体的逻辑
三、身体的内部
第二节 绘画的深度
第三节 剧场的深度
一、音乐与表演
二、微缩世界
第五章 克利与艺术的真理
第一节 艺术·真理·世界
一、海德格尔《关于克利的笔记》
二、克利的真理——永不可见的彼岸
第二节 通向自然的路
一、自然的特质:熟悉又神秘
二、飞翔的箭头
第三节 真理的居所:克利艺术中的疾病和死亡意象
一、悲剧和喜剧之间
二、描绘疾病与死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更多)
“色调(hue)”表征着颜色和邻近色之间的距离,它的原意是音乐中的“调式”,指色彩之间的协调关系,是西方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