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德米安

德米安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译者:苏念秋
副标题:彷徨少年时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5-04
ISBN:9787559875778
行业:其它
浏览数:5

内容简介

★黑塞毕生不忘的圭臬之作;60年代西方革命青年反抗权威的精神指南,黑塞全球热潮的起点,一面经 久不衰的旗帜。

★一部隐晦的自传体成长小说,中年黑塞的自我救赎之旅。

★一首剔透的散文诗——包容一代德国青年悸动的青春;跨越一百四十五年,重构少年维特纯净的倒影。

★一部战争小 说——在悲剧时代承担人道的重负,献给1919年,献给战后幸存的年轻人,和他们化为泥土的同伴。

★一段社会思想史——诺斯替教义、精神分析、尼采、荷尔德林……黑塞写作生涯的转折点,浪漫派的游子自此登入思想的圣堂。

★设计师倾心打造全新封面,随书附赠两张16型人格书签。

◎名人推荐

《德米安》是一部战争小说,它的形式貌似简单,实则具有复杂的深度,包含着黑塞对于自我的内在真实性的陈述,这一真实性超越了善恶,基督教和东方文化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黑塞则将两种传统强有力地综合。

——拉夫·弗里曼(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系荣休教授)

这部纯贞而富有胆识的作品,集幻想与智性于一身,填充了传统、忠诚、技艺和隐秘——但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衍生品。它将我们亲密而熟悉的事物提升到新的思想水准,具有革命性的水准——并非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革命,而是心灵的、诗的革命,是以真诚恳切的风格,对未来做出的敏感预言。我的确不清楚如何用其它方式描述这些作品特殊、暧昧而独异的魅力:它具有德国灵魂的浪漫音色,有它脆弱、复杂而多疑的幽默,又被有机地整合进迥异、遥远、不动声色的自然,并与欧洲文学批评、精神分析的传统紧密结合。

——托马斯·曼(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那天,我挂起围裙,走出自己打工的咖啡店,从此一去不返。我没有料到自己会辞去工作,不知道归宿在何处,只有一本卷在口袋里的《德米安》……马克斯·德米安是一位导师和挚友,在我从少年长大成人的路上,一直可以倾听和思索他的教导。那时我的前路曲折坎坷,但阅读《德米安》是重要的起步,他让我的生活与理想和谐共处。

——詹姆斯·弗兰克(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两获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

对我而言,“辛克莱”仍然代表着一个燃烧的时代,那时一个美丽的世界无法挽回地垂死,起初只有痛苦,而后迎来深刻的肯定,对世界和现实的全新理解自此诞生,旧的对立崩塌,彼此融汇,迎来耀眼的统一。

——黑尔曼·黑塞,1962年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由德国作家黑塞创作的一部少年成长小说。主人公辛克莱与形形色色的少年交往、周旋,相互砥砺,最终从温驯软弱的小学生蜕变为坚忍睿智的成人。马克斯·德米安与皮斯托里乌斯先后担任了辛克莱最重要的诤友和导师,帮助他聆听内心的指引,在风雨如晦的时代中开辟出独属于自己的道路。本书不单是一部少年成长小说。辛克莱的幻梦、苦痛、挣扎乃至沦落不仅源于对自身处境的困惑,他对光明与黑暗、个人与集体的思考,与一战前夕德国社会动荡茫然的情势遥相呼应,构成一曲恢弘的交响。

......(更多)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德国作家、诗人、画家。1877年生于德国,1942年入籍瑞士。1946年获歌德奖,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作家”“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

黑塞一生探寻自我,他的伟大作品无一不是通向内心之路的馈赠。

译者简介

苏念秋,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著有散文随笔多部,译有《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湖畔之梦》《花畔》等多部作品。

......(更多)

目录

前言/001

1. 两个世界/004

2. 该隐/032

3. 强盗/060

4. 梦幻中的情人/089

5. 鸟挣扎出壳/118

6. 雅各与天使搏斗 /141

7. 艾娃夫人/170

8. 结局开始/203

后记/215

我的小传/222

黑塞年谱/244

......(更多)

读书文摘

"爱无须祈求",她说,"也无须索要。爱必须要有心中笃信的力量。这时,爱就不需要被吸引,而是主动吸引。辛克莱,你的爱是被我吸引的爱。当这种爱能主动吸引我时,我才会接受。我不想做慈善,我想被人征服。"

有些事或有些人让你害怕。从哪里来的害怕呢?你根本不应该怕任何人。如果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害怕,原因就是害怕的人承认了前者的权力。比如说,这个人做了错事,被另一人发现了,这样的话,他就有了控制你的权力。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