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
作者:[新西兰]大卫·加勒
译者:欣玫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9-10
ISBN:9787505748354
行业:其它
浏览数:6

内容简介

这是别人的生命选择,也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故事

新西兰著名重症监护专家25年的行医笔记,实录人体生命系统垂危时刻

◎ 编辑推荐

★ 一本游走生死、不失深情的医学沉思笔记。

人体内的心脏、肾脏、大脑等基础器官如何运作?那些承载着人类丰沛感情的回路如何产生?除了医疗,如何通过公共卫生保健、教育、经济等要素挽救生命?身为新西兰著名的急重症监护专家,大卫•加勒在自己25年的临床工作中思考了无数次医学的本质。本书就将深入生死时刻的医疗边界,还原真实细致的生死往事,展现掠夺与对抗的旅程中的关键辩论。

★ 一部理解至上、全力以赴的急诊室抢救实录。

医生的工作,就是接管陌生人的生死,他们不仅是生命的修补者,也是人生旅程的最后领航者。因此,当医生的理性思考对上病患家属的感性诉求,如何倾听、理解、沟通,在生命垂危的关口做出最不违患者意愿的决定,才是每个医务工作者最应该了解的必修课。

★ 一场犹太家庭二战后的移民生活掠影。

本书是大卫的工作传记,也是他的人生回忆录。在书中,他讲述了幽默开朗的父亲如何定居异国、开创事业,倔强地与疾病抗争到最后一刻,美丽优雅的母亲如何在饱受磨难后努力适应生活,坚强地一路走至终点。

我们眷恋生命,但也不惧死亡。

◎ 内容简介

大卫•加勒是一家繁忙医院的重症监护主任,多年处理急重症的工作经历让他见证了一场场生死离别,父母的相继离世也让他脱离了旁观者的视角,更深入地思考医疗的局限与不凡,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以及死亡的突然与平静。最终,他将这些关于生死对抗的回忆集合成了这本书。

在本书中,大卫围绕着心脏、大脑、肾脏等关键器官,展开了对人体物理组成和情感关怀的讨论。他将专业医学知识融入自己的急救工作见闻,反思关乎生死的各种问题,细细讲述各种病床前的真实案例:小病如何酿成大痛,医生与家属的所思所想,公共卫生如何控制流行疾病,器官移植的利弊,什么时候全力挽救,什么时候最好放手……

关于生死,为了走向更好的结局,我们需要了解得更多、更深。

◎名人推荐

“这是一场神秘而庄严的现代医学精妙之旅,向导是一位世界一流的医生,他有着杰出科学家的头脑和优秀诗人的灵魂。大卫•加勒将自己的故事与监护技术教学编织在一起,显现出罕有的勇气。本书能够提升临床医生的意识,同时也将使非医学专业的读者得到启发,对二者均是一份好礼。”

——唐纳德•M. 贝维克(Donald M. Berwick),医学博士,公共政策硕士,

美国健康保健改善学会名誉主席及高级研究员

......(更多)

作者简介

大卫•加勒(David Galler):新西兰急重症监护专家,毕业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医学院,随后在英国和新西兰先后接受了麻醉学、重症监护方面的训练。曾任新西兰医疗保健专家协会主席、新西兰卫生部部长和总干事的首席医学顾问,现任米德摩尔医院急重症监护服务临床主任。

大卫曾在萨摩亚(Samoa)工作一年,在那里,他建立了一套重症监护服务体系,旨在对罹患急性可逆性疾病的儿童及成人更好地识别和有效管理,并参与新西兰国家卫生署和萨摩亚国立大学合作计划,帮助建立了医学研究生教育国内培训体系。

......(更多)

目录

简 目

第一章 心脏

第二章 帽子和希望都落空

第三章 肾脏

第四章 现代瘟疫

第五章 医药改革者

第六章 死里逃生

第七章 终极礼物

第八章 医学的艺术

第九章 我的最佳患者

致谢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世界范围内,肥胖致死的人数比饥饿或营养不良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

高血糖症直接损害我们的主要血管——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髂动脉、股动脉——极大地增加了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它会慢慢破坏书送血液到视网膜的小动脉,造成视网膜病病变;对神经系统来说,会限制其传到感觉的能力,导致神经病变;至于肾脏,会得肾病。糖尿病就像某种形式的人类锈蚀,会慢慢地摧毁我们。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