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4月,七位俄国著名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文章合集《路标》在莫斯科出版,包括《哲学真理与知识分子的真理》《英雄主义和苦修主义》《创造性的自我意识》《知识分子与革命》等论文。这部文集鲜明地表达出一部分俄国学者对俄国激进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及其实践的反思与批评,旨在引导俄罗斯民族关注精神世界,构建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内在价值和民族精神。《路标》文集的出版在当时俄国思想界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更多)
米·奥·格尔申宗(1869—1925):俄国著名文学史家、政论家。
尼·亚·别尔嘉耶夫(1874—1948):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俄国哲学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的黑格尔”“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预言家之一”。
徐凤林: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及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
张百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更多)
001 前言
米·奥·格尔申宗 / 著,徐凤林 / 译
004 哲学真理与知识分子的真理
尼·亚·别尔嘉耶夫 / 著,张百春 / 译
044 英雄主义和苦修主义——关于俄罗斯知识分子宗教本性的思考
谢·尼·布尔加科夫 / 著,张百春 / 译
120 创造性的自我意识
米·奥·格尔申宗 / 著,张变革 / 译
160 维护法律——知识分子与法律意识
博·亚·基斯嘉科夫斯基 / 著,徐凤林 / 译
208 知识分子与革命
彼·别·司徒卢威 / 著,郭小丽 / 译
244 虚无主义的伦理学——评俄国知识分子的道德世界观
谢·柳·弗兰克 / 著,徐凤林 / 译
296 关于知识分子青年——日常生活与情绪侧记
亚·索·伊兹果耶夫 / 著,静纳 / 译
......(更多)
知识分子为其所累的深刻的哲学和心理学矛盾就在于此。它为了世界而否定世界,因此既不是侍奉世界,也不是侍奉上帝。
马克思在经验异化之际深入到历史的一个本质性维度中,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比其他历史学优越。但由于无论胡塞尔还是萨特尔——至少就我目前看来——都没有认识到在存在中的历史性因素的本质性,故无论是现象学还是实存主义,都没有达到有可能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一种创造性对话的那个维度。
哲学乃是对神学基本概念的存在者状态上的、而且前基督教的内涵所作的可能的、形式显示着的存在学调校。但哲学只能是它所是的东西,而不实际地充当这种调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