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乐》是汪曾祺先生历年来的随笔,辑录了汪先生关于故乡、家庭、童年、少年的回忆文章;文化考据以及作者读书、看画、游览的所思所感。亭台楼阁、浮云片石皆可入画,风俗人文、历史考据处处是学问与情趣。
......(更多)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并开始文学创作。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说说唱唱》《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1958 年被错划为右派。1980 年复出。
短篇小说创作成就尤为突出,《异秉》《受戒》《大淖记事》《徙》等名作复活了现代汉语的鲜活和灵气。于散文和京剧现代戏亦有贡献。
著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晚翠文谈》等。
......(更多)
前 记 关于汪曾祺 / 梁由之·Ⅰ
随遇而安——寻常杂记
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003
泡茶馆·008
跑警报·017
水 母·025
水母宫和张郎像·030
八 仙·033
八 仙·043
午门忆旧·046
玉渊潭的传说·050
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054
灵通麻雀·056
有意思的错字·058
他乡寄意·060
沈括的幽默·065
栈·067
宋朝人的吃喝·070
猴王的罗曼史·073
建文帝的下落·075
杨慎在保山·078
锒 铛·082
吴三桂·084
从桂林山水说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086
悬空的人·089
字的灾难·093
踢毽子·096
早茶笔记(三则)·099
老学闲抄·103
偶笑集·109
语文短简·111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114
和 尚·117
“无事此静坐”·122
寻常茶话·125
知识分子的知识化·131
闹市闲民·133
二愣子·136
写 字·139
呼雷豹·143
《水浒》人物的绰号·145
贾似道之死·151
城隍·土地·灶王爷·157
美国女生——阿美利加明信片·168
雁不栖树·171
随遇而安·173
文化的异国·183
徐文长的婚事·186
徐文长论书画·193
纪姚安的议论·201
开卷有益·208
谈题画·211
看 画·213
创作的随意性·217
题画二则·219
张郎且莫笑郭郎·221
齐白石的童心·223
文人与书法·224
文人论乐——读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227
我的家——家,童年,故乡……
我的家乡·231
我的家·239
我的祖父祖母·250
我的父亲·258
我的母亲·265
大莲姐姐·270
多年父子成兄弟·273
我的小学·277
我的初中·287
文游台·294
故乡的元宵·300
自得其乐——随笔写生活
一辈古人·307
书画自娱·314
岁交春·316
晚 年·318
自得其乐·321
本命年和岁交春·328
旧病杂忆·329
随笔写生活·336
猴年说命·339
傻 子·342
大妈们·344
岁朝清供·348
悔不当初·351
谈幽默·355
祈难老·357
昆明年俗·361
小乐胃·363
写 景·366
午 门·368
老 董·370
白马庙·374
露筋晓月·377
名实篇·380
读诗抬杠·384
诗与数字·385
沙弥思老虎·386
金陵王气·388
老年的爱憎·391
继 母·393
长城漫忆·396
书到用时·400
对仗·平仄·402
面 茶·404
“诗人”韩复榘·406
猫·408
无意义诗·410
牌 坊——故乡杂忆·412
藻鉴堂·414
秘 书·416
记 梦·418
温州杂记·420
......(更多)
在北方的农民的传说里,灶王爷是有名有姓的,他姓张,名叫张三(你听听这名字!),而且这人是没出息的,他因为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什么事,我忘了)钻进灶火里,弄得一身一脸乌漆墨黑,这才成了灶王。
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拔鱼儿,抱膝闲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 这是一个活庄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