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文学巨匠的精神传记,一场寻找玫瑰的心灵奇旅
○ 以契诃夫对于自然的真挚热爱为基底作人物传记,漫步他人生的重要节点,走进这位文学巨匠的精神深处,开启一场“寻找契诃夫的玫瑰”的心灵奇旅。
○ 收录300余幅精美插图,既有珍贵历史图片,又有专业摄影师亲赴俄罗斯拍摄的高清相片。美图美文相得益彰,展现契诃夫在文学之林和自然之花园中的不朽人生,还原这位文学巨匠的精神底色。
————
契诃夫是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之一,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园艺师。他幽默智慧,渴望生活,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欢乐和生气。他生命中的一半时间在生病,一半时间在写作、造园和旅行。他是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一名自然之子。
契诃夫亲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花园,像斟酌词句一样把握水分、土壤和阳光的互动与平衡。这位培植花园的俄罗斯园丁,也在培植着自己的心田,同时在文学中培植着关乎人类未来的良知的土壤。他是为数不多的在文学中以自己特有的伦理道德去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家。早在160多年前,他就提出了“生态美学”的思想,他的文学和人生追求的核心在于对“生态和人性”的双重救赎。
契诃夫一生钟爱玫瑰。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亲手在雅尔塔的别墅花园栽下了一百多株玫瑰。如今这些玫瑰还在吗?
这本由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撰写的契诃夫的精神传记,将引领我们踏上一场"寻找契诃夫的玫瑰”的心灵奇旅,真正走进契诃夫的精神世界,感悟他对自然、土地、花园和艺术的爱。
只要契诃夫的花园还在,这一伟大而高尚的灵魂就永驻人间。
________
当我走在那些被我从伐木的斧头下救出的农村的森林,或者当我听到由我亲手栽种的树林发出美妙的音响的时候,我便意识到,气候似乎也受到我的支配了,而如果一千年之后人们将幸福,那么在这幸福中也有我一份微小的贡献。当我栽下一棵白桦树,然后看到它怎样地慢慢变绿,怎样地在风中摆动,我的心就充满着自豪,因为我意识到,我是在帮助上帝创造世界。
——《林妖》第一幕,契诃夫
所有熟悉或陌生的事实都以一种巨大的引力,把我引向契诃夫的花园,走近这位“俄罗斯的园丁”。寻找契诃夫的玫瑰,就是寻找契诃夫高尚的灵魂,寻找他孜孜以求的幸福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寻找永不凋零的希望和爱,以及生存于这世上的神圣意义。每一次重读契诃夫就是一次对已有认识的 更新和颠覆,每一次重读契诃夫就会强烈地感到他没有离去,他就坐在我们面前朝着我们微笑。
——顾春芳
......(更多)
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戏剧学、电影学。主要著作有《戏剧学导论》《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她的舞台》《戏剧交响》等,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以及诗集《四月的沉醉》等。
......(更多)
前 言
第1章 俄罗斯的园丁
第2章 自然之子
第3章 狂热的园艺师
第4章 生命中的第一朵玫瑰
第5章 进入俄罗斯文学的玫瑰园
第6章 梅利霍沃的玫瑰
第7章 别了,苦涩的玫瑰
第8章 不轻易送出的玫瑰
第9章 雅尔塔的玫瑰别墅
第10章 所有的春天抵不上你
第11章 没有绽放的玫瑰
第12章 玫瑰的守望与回忆
契诃夫年表
后 记
......(更多)
假如你不可惜过去的时光,也不期待未来,就会产生一种平静、悠闲、超凡脱俗的感觉。由此可见,从远处观察,人显得很美好,这也是自然的,因为我们来到农村,躲避的不是人,而是自己的虚荣心,这种虚荣心在城里人的圈子里往往过分地强烈而荒谬。我眼望春天,心中渴望世界上能出现一个天堂。
他把自己的宝藏珍藏在心里,不让它在睡沫横飞中浪费掉。
不经耕耘便果实累累的天国花园独立于时间之外,没有荣枯,永恒不死,也就无所谓美和不美。唯有生命有限,美才成为必需,才成为可能。事物一旦缺失了时间的钤印,缺失了荣枯变化,也就无所谓美,美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即便是伊甸园的美,也是以人世间的艰难、时间意义上的生命的短暂作为参照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参照,它的美也就没有了根基,失去了意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