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大同立教

大同立教
作者:张翔
副标题:康有为政教思想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3-03
ISBN:9787520185844
行业:其它
浏览数:1

内容简介

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在大变局中探寻中国道路,开拓知识分子的新道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书梳理和讨论了康有为“大同立教”的思路以及推动定孔教为国教的政治行动,尝试从康有为的思想和实践一孔窥豹,思考中国思想及其承载者和创造者的历史性大变局。

本书对康有为的“大同立教”思想做了系统梳理,提供了康有为大同思想发展的新图景。青年康有为经历了从“全球公理之学”到“以大同立教”的发展变化。以1899年康门师徒辩论为界,康有为思想经历了重要调整。由此本书对康有为生前不印行《大同书》全书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

从康有为“大同立教”研究出发,本书对晚明以降大同思想的发展线索做了新的梳理,拓展和深化了对大同思想近代脉络的理解,并由此展开对“夷夏之辨”的近代转型、政/教的阶层分流以及“分流中的再合流”等思想文化巨变的探研,打开进一步的思想史研究空间。

......(更多)

作者简介

张翔,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十九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想与文学研究,包括康有为的政治思想与海外游历研究,在《文学评论》《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开放时代》等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在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学。2001-2013年间担任《21世纪经济报道》社评主笔,写作经济时政评论百余万字。

......(更多)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思想文化“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的“大同立教”

一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大同立教”的问题脉络

二 传统夷夏之辨的转型:东西方文化论战与大同论述的兴起

三 清末民初政/教专业阶层的分流趋势与文化领导权问题

第二章 从立公理之学到以大同立教:康有为奉孔子为“大地教主”的过程与方法

一 秩序巨变、泰西之法与公理之学

二 反思的进展:从中国敷教于民到全球大同之义

三 奉孔子为“大地教主”的理由与动力

四 康有为的方法:以建立全球公理之学为基础展开反思和建构

第三章 “大同立教”的近代脉络与清代今文经学

一 “秦火断裂论”的展开:欧洲传教士的适应策略与儒学史叙述的分断

二 争夺先圣之意的解释权:清代士大夫问题意识的“反客为主”

三 “太平”解释权的争夺:以太平释天国与常州今文学派的太平论

四 反思“二千年来之学”与“大同立教”:今文经学的“秦火断裂论”

第四章 康有为经学思想的调整和发展

一 革命辩论与康有为的第二次释经高峰

二 以“大地教主”为“圣之时者”

三 “三世说”阐释的结构性变化

四 比较《春秋董氏学》与《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

五 为什么释“四书”,而不是释“六经”?

第五章 大同“公理”论与知识范式的转变

一 引言:托孔立教与康子自道

二 “不忍人之心”与“去苦求乐”:《大同书》的问题意识

三 从血缘关系到“天民”:大同的“公理”问题

四 破除九界:新的知识范式的萌生

五 社会科学的问题架构与中西比较视野:大同论的展开

六 重新理解康有为生前为何不刊行《大同书》全书

第六章 大同立教的双重困局与不同应对

一 大同立教的“谋于下”与“谋于上”

二 大同立教的双重挑战与戊戌士林的普遍异议

三 戊戌维新失败的反思:君臣之防的凸显与政教矛盾的忽略

第七章 共和与国教

一 引言:“大同立教”、国教问题与共和的道德基础

二 跨政党宗教的建构:建党与立孔教的分岔与重叠

三 国教的政治领导权:两种“政教分离”与“不立国教—特立国教”之辩

四 俗本政末论与教俗“不可变”论:康有为对共和道德基础的论证及袁世凯集团的援用

五 在国民运动中寻找共和理念:新旧道德论战与东西方文化论战的交织

结语 道术已为天下裂:从大同立教的命运看现代政治转型

附录 “天”变、公理与时势:大同论的宇宙观基础

一 无限宇宙的展现:从“人人皆为天之子”到“人人皆为天上人”

二 消失的上帝与永恒的孔子

三 公理之学与大同之教的天学基础

四 时势成为“天理—公理”之变之后的核心问题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