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文学论丛:“文协”与抗战时期文艺运动》前半部分梳理“文协”的来龙去脉,考辨基本史实,后半部分论析“文协”组织和参与的重大文艺运动,探讨“文协”对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具体影响。由于学界长期以来对“文协”的研究较为薄弱,关于“文协”的基本史实大多出自历史当事人的回忆,错乱较多,所以段从学决定以考辨和澄清史实作为研究起点,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探讨“文协”对抗战文艺发展的具体影响和历史作用。该书这两部分内容的逻辑关系是很清晰得当的,考辨史实是前提和基础,而分析历史作用则是前者得以成为“历史事实”的阐释学视域。
......(更多)
段从学,1969年生,云南大姚人,文学博士。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自1993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新文学史料》、《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更多)
序
导论
第一章 “文协”的历史特征
第二章 “文协”的建立
第三章 “文协”历届常务理事考论
第四章 老舍在“文协”中的领导地位之建立
第五章 “有关”与“无关”之外
第六章 通俗文艺运动与“民族形式”之争
第七章 战地文艺的拓展与推进
第八章 “抗战文艺”的历史呈现
第九章 保障作家生活运动的发端及其演化
第十章 新文学传统秩序与文艺方向
......(更多)
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地址,有驻会作家,有对外印信的“文抗分会”,却意外地采取轮流负责的特殊制度,原因大概也就在这里: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政治“不够正确”的特殊文化团体的独立负责人。轮流负责的九名常务理事,以及他们的具体分工等情形至今仍不清楚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从政治“不够正确”这个角度得到解释。 这个观点近乎悬想臆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