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悲伤与理智

悲伤与理智
作者:[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译者:刘文飞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24-10
ISBN:9787532797011
行业:其它
浏览数:15

内容简介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经典散文集

“世界大约是不堪拯救了,但单个的人总是能被拯救的。”

“他的散文具有大师的力量与精准,时而却又发散出先知般的道德光辉。”

《悲伤与理智》共收入散文二十一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诗和诗人”。这卷文集可以说是通向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乃至他的伦理观和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罗茨基自己也离开了人世,《悲伤与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罗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罗茨基散文写作、乃至其整个创作的“天鹅之歌”。

......(更多)

作者简介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列宁格勒,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1987年,年仅47岁的布罗茨基因“包罗万象,充满清晰的思想和诗意的强度”,“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和“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年轻获奖者。1991年,布罗茨基成为美国桂冠诗人。

译者刘文飞,作家,俄国文学翻译家,燕京学者,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入选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曾获利哈乔夫院士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十月文学奖等奖项。

......(更多)

目录

译序/刘文飞

战利品

我们称之为“流亡”的状态,或曰浮起的橡实

一个和其他地方一样好的地方

表情独特的脸庞

受奖演说

旅行之后,或曰献给脊椎

第二自我

怎样阅读一本书

颂扬苦闷

克利俄剪影

体育场演讲

一件收藏

一个不温和的建议

致总统书

悲伤与理智

向马可·奥勒留致敬

猫的“喵呜”

求爱于无生命者

九十年之后

致贺拉斯书

悼斯蒂芬·斯彭德

......(更多)

读书文摘

如果你无法统领你的王国, 就请像你父亲那样前往一个国度, 思想在那里控告,情感在那里嘲讽, 请相信你的痛苦……

尝试去拥抱苦难和痛苦,或是被苦难和痛苦拥抱。毫无疑问,你们在拥抱时会感到胸闷。但你们要竭尽所能的坚持,一次比一次持久。你们要永远记住,这世上的任何一次拥抱都将以松手告终。

在娘娘腔的时代,比如当今,一个人,尤其是一位作家,大可以表现得残酷、犀利、刻薄。实际上,人们在娘娘腔的时代只能兜售血腥和垃圾,否则便没有顾客。而在希特勒和斯大林时代,他们则要走相反的路线……唉,所有这些平装的残酷才华啊!如此之多,毫无必要,被金钱淹没。仅此一点便足以让人们怀念三十年代,对那场混乱感到亲切。但归根结底,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纸张上,无论是通过行为还是借助修饰语,能让你保持住你的尊严的东西就是善良和斯文。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