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国界医生北京办公室工作多年,每每听到人们谈起《无国界医生手记》,心弦都会为之触动,尤其是当我知道有人在大学时代读到这本书,从而萌发了加入人道工作的志向,并在工作几年后真的加入了无国界医生的前线工作时。
几年来,我们也多次听到读者反馈,希望重印这本书,希望看到更多无国界医生的故 事。于是,我们现在推出了新版的《无国界医生手记》,保留了一些曾经让我们为之痛心、揪心、振奋的过去的故事,也增加了11篇新的故事,作者来自北京、山东、广东、湖北、上海、新疆 ...... 让人一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救援人员的风貌,他们的文字或严谨理性,或活泼张扬,或温婉。
希望这本书,能带你走进无国界医生的世界。也许会有一天,你也会是讲述故事的人。
——本书特约编辑 魏保珠
编辑推荐:
·是什么样的人明知危险,却自愿走进原不属于他们的天灾人祸?是什么驱使他们面对重重阻挠困乏,依然坚持?
·真理,值得他们穿越千山万水,值得他们走进本不属于他们的天灾人祸。他们的真理是希波克拉底誓言,是人道精神,是不分国界的救死扶伤和医者仁心。
·不刻意煽情,只记录无国界医生救援人员正身处的真实前线。
·对无国界医生来说,“人道”不是口号,也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名人推荐:
“听到‘无国界医生’这一称呼是1988年我任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时。但让我真正了解这一国际人道救援组织,还是15年前我任卫生部副部长访问非洲一个国家时。当时,那个国家贫穷,疾病多,医疗条件又差。我在参观该国基层卫生工作时,偶然见到了为防治疟疾等传染病工作的两名女性无国界医生,她们在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为贫穷、危困中的人群实施人道救援工作,让我十分感动。她们真不愧为白衣天使,值得我学习和尊重。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这一为人类健康、为人民造福的慈善国际组织。”
——殷大奎,原卫生部副部长、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终身名誉会长
“为人道,爱心奉献无国界;保医疗,紧急救援有医生。”
——王智琼,广东省医师协会首任会长
“在我从事全球健康治理和妇幼健康多年的科研与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受到一个事实,那就是疾病的根除已经完全跨越了国家的物理边界;想要解决一个本地的问题,往往需要从全球化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案。阅读《无国界医生手记》时,这种感受愈发强烈——无国界医生的工作,源于人性中最朴素的守望互助的情感,更终于你我每一个人的健康与福祉。”
——唐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教授
......(更多)
无国界医生(法语名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英语名 Doctors without Borders, 简称 MSF)是一个独立的专事人道救援的国际非营利团体。1999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成员皆遵守医疗道德,遵循不偏不倚和中立原则,不分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为身处困境的人群以及天灾和武装冲突的受害者提供紧急医疗援助。每年,包括中国在内的 100 多个国家的 3000 多名救援人员,连同在项目当地聘请的 4 万多名员工,在约 70 个国家救伤扶危。
......(更多)
从旁观到投入
从中国走向世界——潘渊
被士兵看守的孕妇——屠铮
走进世界最大难民营——张凯淇
无国界医生又撮合了一段情缘——芳索斯
救援日与夜
鬼门关上救孩子——黄婷蕙
抓住她的手——李雪峰
永记心底的回忆——阿依夏·那万
灵活与坚持——韦雷
在伊拉克重症病房的 120 天——刘一云
在痛苦中回忆
我在徐风中苦思——施祖翰
卢旺达种族屠杀目击记——扎朗尼
恐惧与希望——路薏丝
我的昆都士回忆——赵一凡
昆都士的痛失——托马斯
一些人,一些事
我的患者库兹瓦约——周吉芳
我的海地手记——张滋洋
伊曼的追寻——温达德
不舍依依——罗南芝
成长的旅途
我的奇遇之旅——柴溪
一名流行病学学者在前线项目能做什么——张美文
一路走过的风景——黄媛
无国界医生对我意味着什么——魏钊华
附录一 无国界医生50年大事纪要
附录二 加入无国界医生救援人员的行列
附录三 无国界医生章程
特约编辑手记
......(更多)
童兵的存在,是一个正在崩溃的社会的痛苦现象。没有道德价值观的人,是一具具致命的机器。孩子的想象力还是完整的,由于没有道德指引,他们在军中禽兽般的行为,只是一场场充满创意的游戏,个中残酷令人无法理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