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作者:[法] 吉尔·德勒兹
译者:董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07
ISBN:9787563366996
行业:艺术
浏览数:79

内容简介

在福柯打开的新视野中,德勒兹是将疆域拓展得最宽的一位,文学、电影、绘画,不一而足。而这本论培根的作品,是德勒兹将哲学触角引向绘画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可以管窥德勒兹的基本哲学观念,尤其是德勒兹的思想方法。

德勒兹认为-弗兰西斯·培根的绘画以纯粹的形象取代了具象绘画,从而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拯救了形象在20世纪的命运,在他之前,塞尚已经开始了类似的探索,而从更广的艺术史角度来讲,这一探索可以上溯到古埃及艺术。这一探索的本质,是用一种具有触摸能力的视觉,取代了纯粹的视觉,其间有哥特艺术与巴洛克艺术曾经偶尔达到了这样的视觉。

......(更多)

作者简介

吉尔·德勒兹,法国哲学家。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系助教,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专员,1964年到1969年任里昂学院哲学教授,1969年接替米歇尔·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教授直至1987年退休。1995年11月4日,因难忍肺疾折磨,从巴黎住处的窗户坠楼自杀。德勒兹的影响遍布人文科学的各个角落,代表作《反俄狄普斯》和《千座高原》业已取得世界性的声誉。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赴法国留学,旅居巴黎12年。早年师从世界文学大师昆德拉。1995年合作创办法国第一家以介绍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出版社“中国蓝”。1997年成为以法语写作的外籍作家,同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起受聘北京大学法语系。主要著作有:中法双语诗集《远方的手》(1997),法语诗集《松绑的手》(1997),法语专著《亨利·米肖的现代诗与绘画》(1998),专著《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北京,2004)等。回国后致力于翻译法语文学与美术著作,逾二十余部,包括《小说的艺术》、《波德莱尔传》、《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西方1500年视觉艺术史》。目前正在主持翻译《西方绘画大辞典》(即出)。

......(更多)

目录

德勒兹的第三条道路——《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文版导读

法语版序

法语版前言

一 圆,圆形的活动场地

圆形与它的类比物

形象与形象化的区分

事实

“不可争辩的事实”

问题

绘画的三个元素:结构、形象与轮廓

平涂的作用

二 关于古代绘画与具象的关系的思考

绘画、宗教与摄像

关于两个错误理解

三 田径运动

第一个运动:从结构到形象

隔离

田径运动

第二个运动:从形象到结构

身体逃脱:可憎

收缩、耗散:洗脸池、雨伞与镜子

四 身体,灵与肉,变成动物

人与动物

不可区分的区域

肉体与骨头:肉体从骨头下滑下

怜悯

头部、脸部与肉

五 概括性思考:培根绘画的不同时期与各个方面

从叫喊到微笑:耗散

培根连续的三个时期

所有运动的共存

轮廓的功能

六 绘画与感觉

七 歇斯底里症

八 画的力量

九 交合形象与三联画

十 朴记:什么是三联画

十一 绘画,在绘画动作之前……

十二 图形表

十三 类比

十四 每位画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概括了绘画史……

十五 培根穿越了什么

十六 关于色彩的思考

十七 眼与手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