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先生立传,意在同行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人物》精选。
一共记录了33位各个领域的学者、名家、大师,个个都是令人敬佩的大先生。共和国风风雨雨之中,他们经历过相同或不同的政治时期,各有不为人知的人生际遇。有人去世整整20年之后才得到应有的悼念;有人孤独地对抗着整个教育体制直至死亡突降;知名历史学家晚年寄身养老院度日凄寒;堂堂院士总是光脚布鞋出现在严肃大讲堂上……
再无宏大的叙事,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典型,暂别概念性符号化的认知,相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细节。鲁迅的好玩儿,胡适的从容,叶嘉莹的弱德之美,梁漱溟的铮铮风骨。他们是人,更是生命。
举手投足,为文行事,一点沉思,一件琐事,只言片语,每一个细微处,都昭示着风骨、格调、风范、品味。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遭际,不同的命运,不同的追求,但底子里都有一个“士”守着,都在彰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他们的遭遇或许会让很多人唏嘘不已,但他们的坚守和奋进会让更多人感慨万千。以人证史,众多生命个体让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风云烟尘逐渐清晰呈现在眼前,带来透彻骨髓的震撼,欲说还休的省思。
......(更多)
从玉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副主编。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十余年,两届全国“五四新闻奖”获得者。
陈 卓:《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编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2012年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特稿写作和研究。
......(更多)
第一篇沧桑历尽的坚韧从容
杨 绛:旧时代的新人新时代的旧人
徐雪寒:甘愿跑龙套的老派共产党员
李 佩:坚强源自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
谢家麟:“白手起家”的科学大师
李平沤:留在第661页的遗憾
保育钧:“大炮”响了四十年
第二篇纤尘不染的纯净人生
叶嘉莹:一生都与诗词“恋爱”的美丽女人
来新夏:91岁始挂笔
杨敬年:百岁“00后”
李小文:踢开学术浮华的“布鞋院士”
葛存壮:爱演大反派的老戏痴
谷超豪:吾以诗心待数学
赵慕鹤:102岁的青春模范
第三篇舍我其谁的铮铮风骨
鲁 迅:好看又好玩的大先生
许良英:像爱因斯坦那样,永不沉默
梁漱溟:不得不怀念时,才想起了他
刘起釪:老无所依的史学大家
马小平:孤独的人文教育者
孙 翔:21年后才得到了悼念
刘兴诗:用科幻干预现实
第四篇极简致美的专业操守
于是之:茶馆还在,他却永远离开了
侯仁之:把102年的人生绘在地图上
潘际銮:不愿被异化的老派院士
罗哲文:一生奔波在保护“古建”的征途上
胡佩兰:固守医道的老式大夫
杜道生:活在孔子时代的现代老叟
叶笃正:擅长绝路逢生的“老气象”
第五篇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
胡适之:一座墓碑,无尽甘苦
梁思礼:饮冰室飘出传奇乐章
陈祖德:围棋大师的最后落子
罗国杰:他用一生“正人心”
杜润生:绕着绕着就破了局
郑献徵:他修的堰渠成了传奇
......(更多)
你这样地悲观绝望,这样地看破一切,你唯一的反应就是放声大笑。
我们考虑再三,还是舍不得离开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过日子,做驯服的良民,终归是可以的。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得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