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
作者:孙尚扬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08
ISBN:9787301262788
行业:其它
浏览数:7

内容简介

本教材将首先介绍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研究对象与范围,然后介绍几种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宗教进行界定。本教材将重点探讨宗教性的意义系统之获得与维系,分析神义论在宗教性意义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并勘定宗教性的意义系统之社会实在基础;以功能主义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宗教与社会秩序之间的互动,及宗教的各种功能;就世俗化与去世俗化两种势力和趋势的对立与共存--此为该教材新增内容--等问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讨论,展现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阐发授课者本人的理解;本课还将对举世瞩目的公共生活中的宗教(新增内容)、新兴宗教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将回归中国境遇,深入探讨宗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以期昭示正确理解中国境遇中的宗教问题之路径与视野。

......(更多)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多)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 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

1. 社会学/

2. 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

二、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 宗教社会学简史/

1. 宗教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2. 宗教社会学的复苏与发展/

3. 宗教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第二章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撮要/

一、 研究类别的划分与若干重要概念简介/

二、 抽样/

三、 几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第三章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定义与本质/

一、 定义问题/

1. 定义问题的重要性/

2. 实质性定义/

3. 功能性定义/

4. 新的尝试/

二、 本质问题再探/

1. 反思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本质的论述/

三、 宗教的构成要素/

1. 宗教信仰/

2. 宗教仪式/

3. 宗教经验/

4. 宗教群体与组织/

四、 宗教类型/

第四章宗教性的意义系统/

一、 宗教与意义系统/1. 对意义的界定/

2. 宗教与群体意义系统的建构和维持/

3. 宗教与个体的意义系统的获得/

4. 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共契与公民宗教问题/

二、 神义论问题/

1. 神义论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2. 神义论与意义危机/

3. 神义论的类型/

三、 宗教意义的社会实在基础/

1. 作为社会基础的看似有理结构/

2. 多元社会中宗教意义系统的看似有理结构/

第五章宗教与社会秩序/

一、 宗教与秩序的维系/

1. 宗教与社会整合/

2. 宗教与社会控制/

3. 宗教与个体的社会化/

4. 宗教与心理调适/

二、 宗教的社会功能的复杂性/

三、 宗教与社会冲突/

1. 冲突论与整合论的对垒/

2. 马克思主义的论断/

3. 当代冲突论对冲突类型的分析/

4. 当代冲突论对冲突根源的分析/

四、 宗教与社会变迁/

1. 社会变迁释义/

2. 宗教阻碍社会变迁/

3. 宗教推助社会变迁/

第六章世俗化与神圣化:两股奔涌不息的浪潮/

一、 世俗化释义与世俗化理论简史/

二、 世俗化探源/

三、 世俗化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四、 世界的去世俗化/五、 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共存/

第七章现代社会中的新兴宗教运动/

一、 新兴宗教的界定/

二、 新兴宗教的特征与类型/

三、 新兴宗教的类型/

四、 新兴宗教的形成模式/

五、 新兴宗教探源/

六、 邪教与新兴宗教/

七、 公众反应与政府控制/

第八章宗教与传统中国社会/

一、 中国社会、文化的宗教性问题/

二、 中国宗教的功能分析/

1. 中国宗教在维系宗法性社会结构及其秩序方面的功能/

2. 中国宗教的文化功能/

三、 国家对宗教的控制/

四、 宗教之间的关系/

五、 中国宗教的一般特征/

附录一定量研究案例: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教的

态度的调查报告/

一、 引言/

二、 样本基本情况/

三、 北京市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状况/

1. 生活满意度与命运控制度/

2. 压力感与人际支持/

3. 抗压支持的精神来源/

4. 周边的宗教氛围与宗教供给/

5. 对超自然现象的相信与认同/

6. 敬拜神灵与供奉宗教物品/

四、 北京市大学生的基督信仰与实践/

1. 对宗教的多元认同与兴趣/

2. 对基督宗教的了解程度/

3. 了解基督宗教的主要途径/4. 基督宗教聚会活动的参与/

五、 基督徒的信仰实践/

1. 教龄与入教/

2. 教会的选择/

3. 宗教活动参与/

4. 宗教虔诚/

六、 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

1. 对基督宗教的总体看法/

2. 基督宗教与中国的关系/

3. 希望基督徒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

4. 基督宗教发展的原因/

七、 宗教发展政策建议/

八、 基本发现/

九、 结语/

附录二定性研究案例:论赵紫宸在秩序与意义之间的

选择及其得失/

一、 功能取向:基督教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社会重建论/

1. 基督教社会哲学释义/

2. 温和的重建论/

二、 意义取向:论恶的问题/

三、 反思赵紫宸的选择之得失/

附录三随机数表/

参考文献/

......(更多)

读书文摘

按照这种对社会学的界定,该学科有两重目的。其一是了解群体生活的动力学……其二则是 了解群体对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的影响——3

涂尔干和韦伯⋯⋯是公认的宗教社会学之父⋯⋯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期,但彼此并不深入知晓对方的研究情在况,在思想上的直接相互影响可能不太多,也不太深入。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