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作者:(日) 吉川幸次郎 著 / (日) 黑川洋一 编
译者:陈顺智 / 徐少舟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2-06
ISBN:9787513347716
行业:教育
浏览数:113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烽火动荡后留存的中国文学史讲义,由日本汉学大家吉川幸次郎授课,京都大学学生黑川洋一整理。上溯《诗经》《楚辞》,下至明清小说,以年代为经,经典作者和作品为纬,再现中国三千年文学菁华。

吉川幸次郎在讲义中不求全备,也不发四平八稳的议论,以宽阔的比较文学视野,细密的文本解读,传递中国经典文学的审美和思想价值,展现一位心系“文化中国”者的怀抱和见识。

★以清晰的问题意识、域外视角,编织出浩瀚中国文学史的坐标系统

作为二十世纪日本汉学的代表人物,吉川幸次郎充分研究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并以日本学者独特的纤细敏感,结合现代比较文学视角,自成一派,完成这部具有强烈吉川色彩的中国文学史。

★注重生命体验与文本细读,以希望与绝望重新诠释中国文学的普世意义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发现不同作品和作者所体现的绝望与希望的生命体验,并总结各种文学类型流行背后的时代变化,把“文学是人学”的诠释发挥到极为独到细腻的高度。

★一部薪火相传之书,将几代学人挽留在中国古典文学理想国

据黑川洋一回忆,“真正将受到挫折的我们挽留在中国学问中的,可以说是吉川先生的几部讲义”。日后,数十位受到感召的日本学人,毕生从事中国文学的研究与传播,都以这部书作为起点。

......(更多)

作者简介

吉川幸次郎(1904-1980),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汉学家之一,京都大学文学博士,曾任京都大学教授,日本东方学会会长。

上小学时被同学戏称为“支那人”,中学时代接触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西游记》等,对中国文学产生极大热情,高中时决定从事在当时冷门的中国文学研究。

二十四岁前往中国北京留学,师从朱希祖、马裕藻、钱玄同等名师,与陈寅恪、陈垣、黄侃等学者交游,从此立志穿中国长袍,用汉文写论文,北京话读中国文学作品,从一个文学青年转变为一个“儒者”。

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史》《陶渊明传》《杜甫私记》《元杂剧研究》等,并有《吉川幸次郎全集》二十七卷传世。

————————

陈顺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刘长卿诗歌透视》等。

徐少舟,文学研究者、民俗学专家,曾参与整理新编十二卷本《闻一多全集》唐诗部分,著有《历代时令天象诗选》等。

......(更多)

目录

编者绪言

例言

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特色

第二章 中国文学史的时代划分

笫三章 古代文学

一 《五经》

二 战国的散文

三 《楚辞》的文学

四 汉武帝时代(一)

五 汉武帝时代(二)

六 前汉后半期文学

第四章 中世文学(上)

一 后汉文学

二 五言诗的成熟

三 建安社会

四 魏晋文学

五 东晋、宋文学

六 齐梁文学

七 北朝文学

八 南北朝民间文学与史书

第五章 中世文学(下)

一 唐代文学

二 初唐诗和散文

三 盛唐大诗人

四 中唐的诗和散文

五 晚唐的诗和词

六 传奇和民间文学

第六章 近世文学(上)

一 北宋的诗和散文

二 北宋的词

三 读书人的形成

四 北宋散文的新倾向

五 口语文的产生

六 南宋的诗

七 南宋的散文

八 南宋的词

九 金的文学

第七章 近世文学(中)

一 元前半期的诗

二 元杂剧(一)

三 元杂剧(二)

四 元杂剧(三)

五 元杂剧(四)

六 元杂剧(五)

七 元的散曲

八 元后半期的诗和散文

第八章 近世文学(下)

一 明代前半期的诗和散文

二 明代小说(一)

三 明代小说(二)

四 明代小说(三)

五 明代小说(四)

六 明代后半期的诗和散文

七 清代文学

附录 关于汉语的性质

年表

译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到了《古诗十九首》,仍是诗言志,但此时总算已由政治性面转変为社会性的日常生活了,但并不求人了解,也没有希望立言立德”的意思。不过,我们可以说,《古诗十九首》开创了中国纯文学的先河。也就是说,东汉末年已到达了文学成期,即从此开始有了纯文学,也有了纯文学家。

嵘尝求誉于沈约,约拒之。而详其文体,散朗任自然,如魏武帝临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又如太原公子,不衫不履,风神隽逸;在齐梁雕藻之中,另是一种蹊径。刘勰《文心》,句无虚散,齐梁之缛采也;钟嵘《诗品》,体任自然,魏晋之逸调也;宜约之赏勰而不赏嵘也。观约所制,体裁绮密,而嵘之作,风神朗照;盖体之疏密不同,故拒之而不与耶?

所谓伟大的文艺正如伟大的时代,人们常常有其不同的解释;热心于社会改造的人们,以为伟大的文艺就是有助于理想社会的文艺,但爱好文艺的人们,却正以为那理想的社会,必然的须是接近于文艺的社会。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社会的理想也就是什……所以我正如一些社会学家要文艺,我则要求那能产生伟文艺的社会。

我写这部文学史,只有这一点初衷,我以为在黑暗里摸索着光明的,正是文艺;有文艺就有光,就有活力,然后一切问题才可以解决。

元帝萧绎之于简文,其犹陈思之于魏文乎。同一雕丽,而简文之气缓散,元帝之笔警秀。简文语缛而势驽,故不矜于先鸣;元帝意警而辞秀,时卓出以偏骧。特是简文之缛而词滞,不如魏文之弱而气清;元帝之秀以警发,亦逊陈思之遒而雄出。此由世有升降,遂致气有厚薄耳。

鲍照诗中特显一种人生之苍凉感。此种苍凉不同于≪古诗十九首≫之忧生,也不是建安之忧世愤激。是世味饱谙、无可奈何,又不能安之若素;想愤激怆恻,却又要勉作宽慰语。是看破而看不穿,想舍离又不放弃。此所以为"难",所以苍凉,所以怅恨,所以吞声。

即汉代产生的对人生的怀疑和对人类微渺的悲观,至三国六朝而猛增,至唐中叶而遭清理,而宋以后的文学便在乐观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