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蛇
作者:路易吉.马莱尔巴
译者:杨顺详
副标题:意大利二十世纪文学丛书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1995-06
ISBN:9787539612423
行业:教育
浏览数:481

内容简介

《蛇》的故事情节,如果细细加以梳理,读者不难发现,它有着推理小说的某些影子。一名邮票商,邂逅一名少女,两人相恋。少女成了他的情人。

关于这名少女的情况,读者知之甚少。她的姓名,连邮票商也不知道。按照他的随意虚构,姑且叫她米丽亚姆吧。她的本来已不甚清晰的特征(外形的和性格的),在故事的演化进程中,也发生嬗变。米丽亚姆,飘忽不定,令人难以捉摸和把握。邮票商因此萌生嫉妒。他的醋意越来越厉害,越来越使他失去理智。末了,邮票商用毒药谋害了米丽亚姆,并吞吃了她的尸体。

这起谋杀案的凶手,就是叙述者自己——邮票商。所以,案件没有一丁点儿扑朔迷离的地方,一切都清清楚楚,昭然若揭。不料,当凶手自首,案件进入审讯阶段时,却节外生枝,疑窦丛生了。这倒不是推理小说中通常发生的在确认凶手上的疑惑,而是对于罪行是否成立,对于所谓被害者的尸体的下落,对于是否确有尸体,进而对于是否确有被害者,发生了怀疑。很可能,这一切全是叙述者、一个谎言癖者的信口开河,凭空捏造!这么一来,习见的推理小说的叙述结构,在这儿完完全全地颠倒过来了。在推理小说中,通常的叙述脉络是:发现案子的蛛丝马迹,紧紧追踪与探究,渐次解开纷乱的谜团。最终撕下凶手的面具,使其真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而在《蛇》中,读者看到一个颠倒了的次序:凶手自案件发生时便已经确认,然而,随着叙事的进展,竟无法落实凶手行凶的任何一个证据。按照这一模式追溯,凶杀案从根本上被推倒了。叙述者——“凶手”的过错,仅仅是他让司法机构着实徒劳地忙碌了一番而已。

......(更多)

作者简介

六十年代初,意大利文坛突起波澜。二次大战后独领风骚十来个年头的新现实主义,衰落了。新先锋派登上文坛,呼风唤雨,咄咄逼人。新先锋派聚合了一群年少气盛的批评家、诗人、作家,向现成的社会秩序及其意识形态,向传统文学及其艺术形式,发动勇猛的、全面的挑战。

马莱尔巴便是新先锋派的一员。他的长篇小说《蛇》(1965)的问世,使他一跃成为新先锋派的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蛇》面世的年代,正是意大利新先锋派的文学论战与文学试验最为活跃的时期。这部作品表明,马莱尔巴打一开始便回避了新先锋派热衷的有关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倾向性的论争,而全身心地投入同二十世纪叙事文学的常规特征相悖的试验。

......(更多)

目录

......(更多)

读书文摘

让别人去过问真理以及与真理有关的各个方面吧,这不是你的任务。你应该过问石头,这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你要想到没有任何人会帮助你,恰恰相反,有很多人将千方百计地来阻挠你。你应该暗中默默无闻地工作,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壮举。你也别祈求建筑之父的帮助,因为建筑之父日理万机,无暇顾及。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